污水提升泵站的节能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1 世界能源危机与泵站能耗问题 | 第10页 |
| 1.1.2 污水提升泵站的地位及其作用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污水提升泵站节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污水提升泵站耗能问题的分析 | 第14-19页 |
| 2.1 污水泵站的基础知识 | 第14-15页 |
| 2.1.1 污水泵站的定义及组成 | 第14页 |
| 2.1.2 污水泵基本参数 | 第14-15页 |
| 2.1.3 污水泵分类 | 第15页 |
| 2.2 污水泵站耗能问题分析 | 第15-18页 |
| 2.2.1 泵站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2.2.2 泵站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2.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 第17-18页 |
| 2.2.4 日常维护保养问题 | 第1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污水提升泵站节能途径分析 | 第19-34页 |
| 3.1 泵站的能耗分析 | 第19-20页 |
| 3.1.1 泵站的能量传递过程 | 第19页 |
| 3.1.2 泵站的效率分析 | 第19-20页 |
| 3.2 泵站的节能途径 | 第20-33页 |
| 3.2.1 水泵的节能途径 | 第20-30页 |
| 3.2.1.1 水泵选型节能途径 | 第21-22页 |
| 3.2.1.2 组合泵优化控制调节的节能途径 | 第22-23页 |
| 3.2.1.3 改变工况的节能途径 | 第23-30页 |
| 3.2.2 泵站前池和出水池的节能途径 | 第30-33页 |
| 3.2.2.1 进水前池 | 第30-31页 |
| 3.2.2.2 出水池 | 第31-3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污水提升泵站的节能应用研究 | 第34-61页 |
| 4.1 污水提升泵站节能设计选型 | 第34-40页 |
| 4.1.1 水泵选型方法 | 第34-35页 |
| 4.1.2 具体实例分析 | 第35-40页 |
| 4.2 水泵启闭控制的节能优化 | 第40-49页 |
| 4.2.1 水泵各参数关系 | 第40-41页 |
| 4.2.2 液位差 h 与水泵启闭台数的关系 | 第41-43页 |
| 4.2.3 水泵启闭台数与能耗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 4.2.4 组合启闭台数的算法及其程序编制 | 第44-49页 |
| 4.3 泵站前池流态模拟与优化 | 第49-60页 |
| 4.3.1 计算流体力学概况 | 第49页 |
| 4.3.2 实例模拟与优化 | 第49-6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附录 基于组合泵启闭台数的 JAVA 程序 | 第6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