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导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2.1 国外关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的研究第11-13页
        1.2.2 国外关于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研究第13-15页
        1.2.3 国内关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第15-16页
        1.2.4 国内关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研究第16-18页
        1.2.5 文献综述总结第18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9-21页
        1.4.1 创新点第19-20页
        1.4.2 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第21-31页
    2.1 我国影子银行口径第21-23页
    2.2 我国影子银行构成第23-27页
        2.2.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与介绍第23-26页
        2.2.2 信托产品规模与介绍第26-27页
    2.3 窄口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第27-31页
第3章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31-41页
    3.1 利率传导渠道第31-33页
        3.1.1 传统利率传导渠道第31-32页
        3.1.2 影子银行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第32-33页
    3.2 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第33-38页
        3.2.1 传统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第33-34页
        3.2.2 影子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第34-36页
        3.2.3 影子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可测行与可控性的影响第36-38页
    3.3 资产负债表渠道第38-39页
        3.3.1 传统资产负债表渠道第38-39页
        3.3.2 影子银行对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的影响第39页
    3.4 总结第39-41页
第4章 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体系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第41-46页
    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1页
    4.2 计量方法第41-42页
    4.3 实证过程第42-45页
    4.4 结果分析第45-46页
第5章 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体系对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第46-49页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6页
    5.2 实证过程第46-48页
    5.3 结果分析第48-49页
第6章 政策建议第49-52页
    6.1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第49-50页
    6.2 加强统计监测第50页
    6.3 积极地应对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带来的挑战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EST分析的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研究
下一篇:普惠金融视角下村镇银行信贷运行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