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我国尾矿库安全形势 | 第11-12页 |
1.3.2 尾矿库稳定性分析 | 第12-14页 |
1.3.3 爆破振动效应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18-22页 |
2.1 采石场概况 | 第18-19页 |
2.1.1 矿山交通位置 | 第18页 |
2.1.2 采石场地质概况 | 第18-19页 |
2.1.3 采石场开采现状 | 第19页 |
2.1.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第19页 |
2.2 尾矿库概况 | 第19-22页 |
2.2.1 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2.2.2 尾矿库基本建设条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尾矿库增高扩容设计 | 第22-28页 |
3.1 尾矿库设计参数 | 第22-23页 |
3.1.1 初期坝 | 第22页 |
3.1.2 堆积坝 | 第22-23页 |
3.2 加高扩容设计 | 第23-25页 |
3.3 加高扩容后尾矿库渗流分析 | 第25-27页 |
3.3.1 渗流控制措施 | 第25页 |
3.3.2 坝体材料参数 | 第25-26页 |
3.3.3 堆积坝渗流计算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基于毕肖普法的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28-35页 |
4.1 引言 | 第28页 |
4.2 毕肖普法原理 | 第28-30页 |
4.3 坝体稳定性分析 | 第30-34页 |
4.3.1 稳定性分析 | 第30-32页 |
4.3.2 增高扩容后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采场爆破振动对尾矿坝的振动效应监测 | 第35-55页 |
5.1 引言 | 第35页 |
5.2 现场爆破试验 | 第35-40页 |
5.2.1 爆破振动监测设备 | 第35-36页 |
5.2.2 现场监测方案 | 第36-39页 |
5.2.3 爆破试验参数 | 第39-40页 |
5.3 爆破振动监测结果 | 第40-47页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5.4.1 爆破振动效应 | 第47-48页 |
5.4.2 线性回归处理 | 第48-50页 |
5.5 爆破振动强度预测 | 第50-52页 |
5.6 爆破振动对尾矿库的安全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5.6.1 规范要求 | 第52-53页 |
5.6.2 现场爆破试验的振动影响评价及结果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采石场爆破对尾矿坝的振动效应分析 | 第55-63页 |
6.1 引言 | 第55页 |
6.2 数值模拟理论依据 | 第55-56页 |
6.3 数值分析 | 第56-62页 |
6.3.1 主坝坝体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6.3.2 爆破振动模拟信号 | 第57页 |
6.3.3 动力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6.3.4 静动力分析及结果 | 第58-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结论 | 第63-64页 |
7.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