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通风、除尘、空气净化、除湿论文--自然通风论文

夜间自然通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对流换热的量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实验研究第13-17页
        1.2.2 理论研究第17-20页
        1.2.3 已有研究的总结第20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围护结构内表面对流换热的实验测试第22-41页
    2.1 实验概述第22-27页
        2.1.1 实验系统第22-24页
        2.1.2 实验准备工作第24-26页
        2.1.3 实验步骤第26-27页
        2.1.4 实验方案第27页
    2.2 实验数据处理第27-30页
        2.2.1 表面热传导量第27页
        2.2.2 表面辐射换热量第27-29页
        2.2.3 表面对流换热量第29页
        2.2.4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第29-30页
    2.3 实验结果分析第30-40页
        2.3.1 温度分布第30-31页
        2.3.2 室内热平衡验证第31页
        2.3.3 表面对流换热量第31-33页
        2.3.4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第33-34页
        2.3.5 夜间通风的温度效率第34-35页
        2.3.6 换气次数对内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第35-37页
        2.3.7 初始温差对内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第37-38页
        2.3.8 进风口垂直位置对内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第38-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与可靠性验证第41-50页
    3.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41-43页
        3.1.1 基本控制方程第41页
        3.1.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第41-42页
        3.1.3 基于SIMPLEC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第42页
        3.1.4 湍流模型第42-43页
        3.1.5 Boussinesq假设第43页
    3.2 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验证第43-49页
        3.2.1 验证模型第43-44页
        3.2.2 数值模拟方法第44-47页
        3.2.3 合理性验证第47-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围护结构内表面对流换热过程的量化分析第50-69页
    4.1 数值模拟第50-51页
        4.1.1 建筑模型第50-51页
        4.1.2 模拟工况第51页
    4.2 夜间通风房间的气流特性第51-55页
    4.3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分析第55-62页
        4.3.1 内表面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第55-57页
        4.3.2 内表面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第57-59页
        4.3.3 各表面的对流换热量占比第59-60页
        4.3.4 房间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第60-61页
        4.3.5 温度效率第61-62页
    4.4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拟合分析第62-68页
        4.4.1 表面对流换热关联式第62-66页
        4.4.2 房间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拟合第66-67页
        4.4.3 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5.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5.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核心柱节点抗震性能非线性分析
下一篇:预制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柱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