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中心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 | 第9页 |
1.1.2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2章 唐山城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 第11-16页 |
2.1 唐山地区现状 | 第11-12页 |
2.2 唐山城区配网一次网架现状 | 第12-13页 |
2.2.1 配电线路接线模式分析 | 第12-13页 |
2.2.2 配电线路负载分析 | 第13页 |
2.2.3 配电设备分析 | 第13页 |
2.3 唐山配网自动化相关系统应用分析 | 第13-14页 |
2.3.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第13-14页 |
2.3.2 配电网通讯系统现状 | 第1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4.1 配电网架部分 | 第14-15页 |
2.4.2 配电设备部分 | 第15页 |
2.4.3 通讯网络部分 | 第15页 |
2.4.4 本章总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曹妃甸工业区配网自动化方案设计前期准备 | 第16-24页 |
3.1 曹妃甸工业区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3.1.1 规划情况 | 第16-17页 |
3.1.2 建设现状 | 第17页 |
3.1.3 负荷预测 | 第17页 |
3.1.4 一次网架现状 | 第17-18页 |
3.2 曹妃甸工业区配网自动化规划目标 | 第18-24页 |
3.2.1 整体规划目标 | 第18-20页 |
3.2.2 一次网架优化改造目标 | 第20-22页 |
3.2.3 配网自动化建设目标 | 第22-24页 |
第4章 曹妃甸工业区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 第24-51页 |
4.1 配电一次网架改造 | 第24-27页 |
4.1.1 开闭站配置原则 | 第26-27页 |
4.1.2 配电室配置原则 | 第27页 |
4.2 配电设备建设与改造 | 第27-28页 |
4.2.1 设备建设与改造原则 | 第27-28页 |
4.2.2 设备建设与改造技术路线 | 第28页 |
4.3 配网自动化主站建设与改造 | 第28-34页 |
4.3.1 主站系统建设技术原则 | 第28-29页 |
4.3.2 主站系统建设内容 | 第29-34页 |
4.4 通信汇集型子站建设 | 第34-38页 |
4.4.1 通信汇集型子站建设技术原则 | 第35页 |
4.4.2 通信汇集型子站建设内容 | 第35-38页 |
4.5 配电终端建设与改造 | 第38-42页 |
4.5.1 电缆网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第38-41页 |
4.5.2 架空网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第41-42页 |
4.6 配电通信系统建设与改造 | 第42-46页 |
4.6.1 配电通信系统建设原则 | 第43页 |
4.6.2 配电通信系统技术指标 | 第43-44页 |
4.6.3 配网通信技术分析 | 第44-45页 |
4.6.4 本期配网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 第45-46页 |
4.7 馈线故障处理功能 | 第46-51页 |
4.7.1 智能预警与事故自愈处理 | 第46页 |
4.7.2 配网设备状态自动检测 | 第46-47页 |
4.7.3 馈线故障自愈控制案例 | 第47-49页 |
4.7.4 分布式发电装置自愈控制案例 | 第49-51页 |
第5章 效益评估 | 第51-56页 |
5.1 投资估算 | 第51-54页 |
5.2 预期效益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