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3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论文框架第13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理论第15-20页
    2.1 利率市场化经典理论第15-17页
        2.1.1 可贷资金理论—利率的决定第15-16页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第16-17页
        2.1.3 金融自由化次序论第17页
    2.2 影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计量模型第17-20页
        2.2.1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第17-18页
        2.2.2 久期缺口模型第18-19页
        2.2.3 VAR 模型第19-20页
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现状及实施条件第20-23页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第20-21页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分析第21-22页
    3.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条件分析第22-23页
4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第23-38页
    4.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正面效应第23-27页
        4.1.1 促使商业银行增强产品的定价能力第23-25页
        4.1.2 促进国内商业银行产品与经营模式的创新第25-26页
        4.1.3 消除国内商业银行无序竞争陋习,营造公平竞争氛围第26页
        4.1.4 拓宽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渠道,健全金融监管政策第26-27页
    4.2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第27-35页
        4.2.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凸显第27-30页
        4.2.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第30-33页
        4.2.3 潜在信用风险增大第33页
        4.2.4 盈利模式受到冲击第33-35页
        4.2.5 潜在破产风险增加第35页
    4.3 我国利率市场化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4.3.1 制度方面的原因第35-36页
        4.3.2 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第36-38页
5 国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经验借鉴第38-45页
    5.1 国外利率市场化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分析第38-42页
        5.1.1 美国利率市场化分析第38-40页
        5.1.2 韩国利率市场化分析第40-41页
        5.1.3 阿根廷利率市场化分析第41-42页
    5.2 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借鉴第42-45页
        5.2.1 国外利率市场化中的经验与教训第42-43页
        5.2.2 我国银行业的启示第43-45页
6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第45-54页
    6.1 积极推进中间业务发展,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第45-47页
        6.1.1 发展中间业务的国际经验第45-46页
        6.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第46-47页
    6.2 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内控机制第47-50页
        6.2.1 建立专业的风险管控部门,完善风控制度体系第47-48页
        6.2.2 适度引入金融衍生工具第48-50页
    6.3 密切关注政策变动,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第50-52页
        6.3.1 《巴塞尔协议Ⅲ》与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第50-51页
        6.3.2 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第51-52页
    6.4 转变发展战略,实行差异化经营第52-54页
        6.4.1 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战略布局第52-53页
        6.4.2 中小银行专注专业化、特色化服务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退市案例分析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