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5页 |
| ·煤矸石的产生及组成 | 第13-14页 |
| ·煤矸石的概念 | 第13页 |
|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 第13页 |
|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 第13-14页 |
| ·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间接方法 | 第14页 |
| ·直接方法 | 第14-15页 |
|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 第15-16页 |
| ·侵占土地,污染大气和破坏环境 | 第15页 |
| ·煤矸石自燃影响大气和生态环境 | 第15-16页 |
| ·煤矸石淋溶液污染水体和土壤环境 | 第16页 |
| ·煤矸石堆放引发灾害 | 第16页 |
| ·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16-18页 |
| ·重金属的基本性质及危害 | 第16页 |
|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6-17页 |
|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第17-18页 |
| ·土壤及煤矸石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状况 | 第18页 |
|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5页 |
| 第二章 山西5个煤矿煤矸石中七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 第25-31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 ·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 | 第26页 |
| ·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26-28页 |
|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煤矸石及其灰渣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 | 第31-45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煤矸石中各元素的赋存状态 | 第31-33页 |
| ·可交换态 | 第32页 |
| ·碳酸盐态 | 第32页 |
| ·易还原态 | 第32页 |
| ·一般还原态 | 第32-33页 |
| ·可氧化态 | 第33页 |
| ·硅酸盐态 | 第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 ·实验步骤 | 第34-37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7-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 ·各元素赋存状态分布 | 第39-43页 |
| ·结论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溶实验与浸出实验研究 | 第45-54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52页 |
|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45-46页 |
| ·煤矸石浸出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 ·常温下浸泡样品与时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 ·常温下不同酸度淋溶液浸泡样品结果 | 第48-49页 |
| ·不同温度浸泡样品结果 | 第49-50页 |
| ·煤矸石淋溶实验 | 第50-51页 |
| ·环境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况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