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汞的存在形式 | 第11-12页 |
1.2 汞脱除的方法 | 第12-16页 |
1.2.1 吸附剂脱汞技术 | 第12-14页 |
1.2.2 催化氧化脱汞技术 | 第14-16页 |
1.3 铁基氧化物对H_2S、HCl和Hg脱除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1 H_2S与Hg共脱除的研究 | 第17页 |
1.3.2 HCl与Hg共脱除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3 HCl、H_2S和Hg共存时的研究 | 第18页 |
1.4 掺杂对汞脱除的影响 | 第18页 |
1.5 铁基氧化物脱除含汞物种遇到的问题 | 第18-19页 |
1.6 量子化学计算关于汞吸附及催化氧化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7 选题思路和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7.1 选题思路 | 第20-21页 |
1.7.2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8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7-29页 |
2.1.1 Thomas-Fermi理论 | 第27页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7-28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28-29页 |
2.2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 第29-30页 |
2.2.1 LDA泛函 | 第29页 |
2.2.2 GGA泛函 | 第29-30页 |
2.3 软件包介绍 | 第30页 |
2.4 初始参数选取 | 第30-32页 |
2.4.1 赝势(Pseudopotential) | 第30页 |
2.4.2 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 | 第30-31页 |
2.4.3 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 第31-3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金属掺杂对α-Fe_2O_3(0001)表面脱除含汞物种的影响 | 第33-49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模型构建和计算参数选取 | 第34-36页 |
3.2.1 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3.2.2 计算参数选取 | 第35-36页 |
3.3 含汞物种在金属掺杂的α-Fe_2O_3(0001)面的吸附 | 第36-45页 |
3.3.1 含汞物种在完美α-Fe_2O_3(0001)面的吸附 | 第36-38页 |
3.3.2 含汞物种在金属掺杂α-Fe_2O_3(0001)面的吸附 | 第38-45页 |
3.3.3 金属掺杂对含汞物种吸附的影响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第四章 HCl对α-Fe_2O_3催化氧化单质汞的影响 | 第49-63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模型构建和计算参数选取 | 第49-51页 |
4.2.1 表面构建 | 第49-50页 |
4.2.2 计算参数选取 | 第50-51页 |
4.3 α-Fe_2O_3(0001)表面的氯化 | 第51-57页 |
4.3.1 HCl、Cl和H在α-Fe_2O_3(0001)表面的吸附 | 第51-53页 |
4.3.2 2分子HCl、2H/2Cl的共吸附 | 第53-54页 |
4.3.3 HCl氯化α-Fe_2O_3(0001)表面的机理 | 第54-57页 |
4.4 O_2氧化α-Fe_2O_3(0001)表面 | 第57-59页 |
4.4.1 2Cl/O、ClO/Cl在O缺陷α-Fe_2O_3(0001)表面的共吸附 | 第57-58页 |
4.4.2 O氧化α-Fe_2O_3(0001)表面的机理 | 第58-59页 |
4.5 Cl_2均相氧化单质汞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五章 低价态铁氧化物对含汞物种脱除的影响 | 第63-81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模型构建和计算参数选取 | 第64-65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64-65页 |
5.2.2 计算参数选取 | 第65页 |
5.3 含汞物种在FeO(100)面的吸附 | 第65-71页 |
5.3.1 Hg~0的吸附 | 第65页 |
5.3.2 HgS的吸附 | 第65-67页 |
5.3.3 HgCl的吸附 | 第67-69页 |
5.3.4 HgCl_2的吸附 | 第69-70页 |
5.3.5 低价态铁氧化物对含汞物种脱除的影响 | 第70-71页 |
5.4 H_2S气氛对FeO(100)表面的脱汞的影响 | 第71-77页 |
5.4.1 H_2S、HS、S和H物种模型 | 第71页 |
5.4.2 H_2S、HS、S和H的吸附 | 第71-73页 |
5.4.3 HS/S、2H/S的共吸附 | 第73-74页 |
5.4.4 H_2S在FeO(100)面上的解离机理 | 第74-76页 |
5.4.5 H_2S气氛对低价态铁氧化物脱汞的影响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6.2 创新点 | 第82页 |
6.3 本文工作的不足和建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