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绩效评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运作模式、问题及对策第12-13页
        1.2.2 综合评价方法第13-15页
        1.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15-16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6-18页
        1.4.1 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2.1 社会保障理论第18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19页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9-20页
    2.4 需求层次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现状及运行成效第21-29页
    3.1 覆盖情况分析第21-26页
        3.1.1 参合情况分析第21-22页
        3.1.2 受益情况分析第22-23页
        3.1.3 卫生资源情况分析第23页
        3.1.4 筹资情况分析第23-25页
        3.1.5 基金支出情况分析第25-26页
    3.2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成效第26-29页
        3.2.1 统一补偿模式第26-27页
        3.2.2 启动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第27页
        3.2.3 “先看病、后付费”试点第27-29页
第4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9-32页
    4.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第29-30页
        4.1.1 逻辑模型第29页
        4.1.2 绩效评价的“4E”准则第29-30页
        4.1.3 基于逻辑模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绩效评估模型框架设计第30页
    4.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0-32页
        4.2.1 指标的选取第30-31页
        4.2.2 指标的计算公式第31-32页
第5章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绩效测度第32-44页
    5.1 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第32-35页
        5.1.1 原始数据的采集第32页
        5.1.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32-35页
    5.2 实证分析第35-44页
        5.2.1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第35页
        5.2.2 因子分析法的前提条件第35-37页
        5.2.3 共同度分析第37-38页
        5.2.4 公共因子分析第38-40页
        5.2.5 因子得分与结果分析第40-4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6.1 结论第44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致谢第50-5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初期成都爱国卫生运动述论(1952-1959)
下一篇: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大鲵免疫功能基因的发掘及EST-SSR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