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设施园艺(保护地栽培)论文--温室论文--温室设备论文

云南地区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智能农业系统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智能农业系统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4 论文创新点和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第18-30页
    2.1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第18-19页
    2.2 当前云南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1页
    2.3 智能农业温室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原则及可行性分析第21-22页
        2.3.1 方案设计原则第21-22页
        2.3.2 可行性分析第22页
    2.4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2-25页
        2.4.1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的总体功能分析第22-24页
        2.4.2 智能农业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第24-25页
    2.5 传感器部署和数据获取的关键技术第25-27页
        2.5.1 实现点到多点串口复用的通信技术第25-26页
        2.5.2 反馈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第26页
        2.5.3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第26-27页
        2.5.4 数据融合与挖掘第27页
    2.6 智能农业温室监控系统实现方案第27-30页
        2.6.1 系统实现方案和架构第27-30页
第三章 主控制器系统架构设计以及实现第30-34页
    3.1 主控器网关功能第30-31页
        3.1.1 主控制器介绍第30-31页
    3.2 主控制器的算法设计第31-33页
        3.2.1 轮询算法概要第31-32页
        3.2.2 轮询调度算法的原理第32-33页
    3.3 主控制器控制无线模块方法与步骤第33-34页
第四章 分控制器和传感器架构设计第34-54页
    4.1 NFR24L01无线模块功能和设计实现第34-38页
        4.1.1 NRF24L01芯片功能和介绍第34-35页
        4.1.2 NRF24L01芯片模式配置第35-36页
        4.1.3 NRF24L01芯片编程基本思路第36-37页
        4.1.4 调试NRF24L01无线模块遇到的主要问题第37-38页
    4.2 温度湿度传感器DHT11模块功能和调试第38-43页
        4.2.1 DHT11模块功能和介绍第38-39页
        4.2.2 DHT11性能和电路分析第39-40页
        4.2.3 DHT11传感器工作原理第40-42页
        4.2.5 DHT11传感器使用注意事项第42-43页
        4.2.6 DHT11调试过程注意事项第43页
    4.3 CO_2传感器模块功能设计和实现过程第43-48页
        4.3.1 CO_2传感器模块概述第43-44页
        4.3.2 CO_2传感器MG811探头介绍第44-46页
        4.3.3 CO_2传感器使用说明第46-48页
            4.3.3.1 ADC0809芯片介绍第46-47页
            4.3.3.2 控制CO_2传感器主要程序第47-48页
        4.3.4 CO_2传感器调试中遇到的问题第48页
    4.4 光照传感器模块设计以及实现过程第48-51页
        4.4.1 光照强度背景知识第48-49页
        4.4.2 GY-30光模块介绍第49-50页
        4.4.3 GY-30光模块经典连接图和测试结果第50-51页
    4.5 电源模块设计第51-54页
第五章 软件和数据库后台架构与设计第54-66页
    5.1 开发工具以及发开环境介绍第54-57页
        5.1.1 VS2010第54-55页
        5.1.2 ACCESS2007数据库第55-57页
    5.2 软件和数据库搭建应用的主要技术第57-63页
        5.2.1 ADO程序对象第57-58页
        5.2.2 C第58-59页
        5.2.3 数据挖掘技术第59-63页
    5.3 软件和数据库制作过程第63-66页
        5.3.1 建立数据库第63页
        5.3.2 用VS2010制作上位机软件第63-66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总结第66-74页
    6.1 系统的测试第66-72页
        6.1.1 温湿度硬件模块和上位机测试第66-67页
        6.1.2 CO_2模块硬件模块测试和上位机测试第67-69页
        6.1.3 光照模块测试和上位机测试第69-70页
        6.1.4 系统整体测试第70-72页
    6.2 总结第72-74页
        6.2.1 研究成果第72页
        6.2.2 后续的研究工作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软著)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倍体黑皮冬瓜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轮作不同作物对苹果园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