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言 | 第7-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学术意义 | 第7-8页 |
2、现实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原因和依据 | 第10-26页 |
(一)人事关系问题 | 第10-15页 |
1、触怒皇帝 | 第10-12页 |
2、得罪权臣 | 第12-13页 |
3、同僚纷争 | 第13-14页 |
4、官吏连坐 | 第14-15页 |
(二)违礼问题 | 第15-19页 |
1、不尊公礼 | 第15-17页 |
2、不修私礼 | 第17-19页 |
(三)职务问题 | 第19-24页 |
1、渎职罪 | 第19-21页 |
2、擅为罪 | 第21-23页 |
3、司法职务犯罪 | 第23页 |
4、军事事务犯罪 | 第23-24页 |
(四)经济问题 | 第24-26页 |
1、赇罪 | 第24页 |
2、主守盗 | 第24页 |
3、受所监临馈赠 | 第24-25页 |
4、取息过律罪 | 第25页 |
5、非法买卖罪 | 第25页 |
6、假借不廉罪 | 第25页 |
7、买塞外禁物罪 | 第25页 |
8、诈取罪 | 第25-26页 |
9、假贷官财 | 第26页 |
10、损坏官府财物 | 第26页 |
三、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方式 | 第26-33页 |
(一)行政处罚 | 第26-29页 |
1、免官 | 第26-27页 |
2、贬官 | 第27页 |
3、罚金与削减食邑 | 第27-28页 |
4、赎刑 | 第28页 |
5、戍边与迁、徙刑 | 第28-29页 |
(二)刑事处罚 | 第29-33页 |
1、死刑 | 第29-31页 |
2、其它刑事处罚 | 第31-33页 |
四、影响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因素 | 第33-40页 |
(一)影响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制度因素 | 第33-37页 |
1、监察与西汉初期官吏惩治 | 第34-35页 |
2、考课与西汉初期官吏惩治 | 第35-36页 |
3、司法与西汉初期官吏惩治 | 第36-37页 |
(二)影响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非制度因素 | 第37-40页 |
1、皇帝赦宥 | 第38-39页 |
2、个人因素 | 第39-40页 |
五、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特点与影响 | 第40-44页 |
(一)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特点 | 第40-43页 |
1、刑律为官吏惩治的主要依据 | 第40页 |
2、定罪量刑的原则较完备 | 第40-41页 |
3、严惩官吏经济犯罪 | 第41-42页 |
4、官吏惩治手段的多样化 | 第42页 |
5、官吏惩治的灵活性 | 第42-43页 |
(二)西汉初期官吏惩治的影响 | 第43-44页 |
1、汉初官吏惩治的积极影响 | 第43-44页 |
2、消极影响 | 第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