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部近郊区景观破碎化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景观破碎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0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17-18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8-19页 |
·地质 | 第18页 |
·地貌 | 第18-19页 |
·水文 | 第19页 |
·气候 | 第19页 |
·土壤与植被 | 第19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3. 研究数据及景观指标体系 | 第20-30页 |
·数据来源、处理及景观分类 | 第20-23页 |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0-21页 |
·景观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21-23页 |
·景观破碎化评价指标 | 第23-30页 |
·景观指数选取原则 | 第24-25页 |
·景观指数算法及生态学意义 | 第25-30页 |
4. 景观破碎化分析 | 第30-53页 |
·2004 年景观破碎化分析 | 第30-39页 |
·景观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景观斑块边界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景观斑块密度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景观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聚集度指数分析 | 第36页 |
·相似邻接比指数分析 | 第36-37页 |
·蔓延度指数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景观破碎化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5页 |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 第39页 |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第39页 |
·景观破碎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5页 |
·景观破碎化动态变化分析 | 第45-53页 |
·耕地 | 第45-46页 |
·有林地 | 第46-47页 |
·灌木林 | 第47-48页 |
·疏林地 | 第48页 |
·其他林地 | 第48-49页 |
·草地 | 第49-50页 |
·水域 | 第50页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第50-51页 |
·裸岩石砾地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5.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措施 | 第53-54页 |
6. 结语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