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环氧树脂基填充型导热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高分子导热胶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本征型导热胶 | 第12页 |
1.2.2 填充型导热胶 | 第12-13页 |
1.3 环氧树脂 | 第13-15页 |
1.3.1 环氧树脂的种类及特点 | 第13-14页 |
1.3.2 环氧树脂增韧研究 | 第14-15页 |
1.4 导热填料概述 | 第15-17页 |
1.4.1 几种常见导热填料 | 第15-16页 |
1.4.2 填料的表面改性 | 第16页 |
1.4.3 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机理 | 第16-17页 |
1.5 导热胶的导热机理 | 第17-18页 |
1.6 环氧树脂导热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7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设备及测试表征方法 | 第21-27页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3 仪器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22-27页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2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23页 |
2.3.3 热重分析仪(TG) | 第23页 |
2.3.4 旋转粘度计 | 第23页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3-24页 |
2.3.6 导热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3.7 异氰酸根含量测定 | 第24-27页 |
第3章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及研究 | 第27-3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3.2.1 原料处理 | 第27页 |
3.2.2 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3.3.1 反应温度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反应时间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原料配比对聚氨酯预聚物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4 水分含量对预聚体的影响 | 第31页 |
3.3.5 聚氨酯预聚体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 第33-42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4.2.1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4.2.2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 第34页 |
4.2.3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拉伸式样制备 | 第3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4.3.1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4.3.2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 | 第35-37页 |
4.3.3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粘度分析 | 第37-38页 |
4.3.4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微观形貌 | 第38-39页 |
4.3.5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导热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2-56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5.2.1 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铝 | 第42页 |
5.2.2 导热胶的制备 | 第42页 |
5.2.3 导热胶拉伸式样的制备 | 第42-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5.3.1 氧化铝及石墨粒径的选择 | 第43-44页 |
5.3.2 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铝表面改性 | 第44-47页 |
5.3.3 氧化铝及石墨用量的确定 | 第47-50页 |
5.3.4 稀释剂的添加量对导热胶的影响 | 第50-52页 |
5.3.5 导热胶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2页 |
5.3.6 导热胶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5.3.7 导热胶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