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其支护技术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围岩分级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隧道围岩现场分级研究 | 第16-39页 |
·工程概况 | 第16-2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地质条件 | 第16-19页 |
·水文条件 | 第19-20页 |
·影响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20-25页 |
·岩体强度 | 第20-21页 |
·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地下水 | 第23-24页 |
·工程中的其他因素 | 第24-25页 |
·公路隧道围岩现场分级研究 | 第25-38页 |
·利用点荷载仪对岩体坚硬程度的评价 | 第25-33页 |
·利用声波测试仪对围岩完整程度进行评价 | 第33-35页 |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的确定 | 第35-37页 |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的确定 | 第37-38页 |
·现场围岩分级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3 软岩公路隧道支护设计研究 | 第39-48页 |
·隧道埋深与计算荷载的确定 | 第39-40页 |
·浅埋和深埋隧道的判断 | 第39-40页 |
·荷载计算 | 第40页 |
·支护设计 | 第40-47页 |
·工作面预支护设计 | 第40-42页 |
·一次支护设计 | 第42-43页 |
·二次衬砌设计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软岩隧道开挖方法FLAC模拟优化研究 | 第48-62页 |
·FLAC 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模拟方案 | 第49-52页 |
·模拟工况 | 第49-50页 |
·模拟参数 | 第50页 |
·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61页 |
·不同工况下拱顶沉降量分析 | 第53-59页 |
·不同工况下曲墙位移分析 | 第59-60页 |
·不同工况下仰拱中心位移分析 | 第60-61页 |
·软岩隧道施工方法建议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 第62-69页 |
·现场监测的重要性 | 第62页 |
·监测目的 | 第62页 |
·监测原则 | 第62-63页 |
·隧道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第63-65页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监测结果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语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