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以区域金融协调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理论背景第10-11页
        1.1.2 实践背景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金融协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第16-20页
    2.1 区域金融的基本概念第16-18页
        2.1.1 区域金融的含义第16-17页
        2.1.2 区域金融协调第17-18页
    2.2 区域金融协调的原因及条件第18-20页
        2.2.1 原因第18-19页
        2.2.2 条件第19-20页
    2.3 区域金融协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第20页
第三章 国内外金融协调的发展第20-23页
    3.1 泛珠三角金融协调的发展第20-21页
    3.2 长三角金融协调的发展第21-22页
    3.3 欧盟金融协调的发展第22-23页
第四章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现状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3-35页
    4.1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基本状况第23-29页
        4.1.1 环渤海银行业发展状况第23-26页
        4.1.2 环渤海保险业发展状况第26-27页
        4.1.3 环渤海区域证券业发展状况第27-28页
        4.1.4 环渤海区域的融资结构第28-29页
    4.2 环渤海区域金融协调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9-35页
        4.2.1 环渤海区域金融协调现状第29-30页
        4.2.2 环渤海区域金融协调的存在问题第30-35页
第五章 完善区域金融协调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第35-44页
    5.1 建立多层次的区域金融协调机制第35-36页
        5.1.1 地方政府第35-36页
        5.1.2 金融管理部门第36页
        5.1.3 金融公司第36页
    5.2 建立健全区域金融协调的运行机制第36-38页
        5.2.1 风险防范机制第36-37页
        5.2.2 利益均衡机制第37页
        5.2.3 信息共享机制第37-38页
    5.3 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寻求各省市的金融定位第38-39页
        5.3.1 北京的定位第38页
        5.3.2 天津的定位第38-39页
        5.3.3 河北、山东、辽宁、山西与内蒙古的定位第39页
    5.4 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优势,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创新第39-41页
        5.4.1 金融制度的创新第39-40页
        5.4.2 不断创新金融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第40页
        5.4.3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第40-41页
        5.4.4 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第41页
        5.4.5 推进天津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第41页
    5.5 促进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第41-42页
    5.6 改善金融协调与合作的生态环境第42-44页
        5.6.1 深入整治社会信用环境,构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第42-43页
        5.6.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12省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
下一篇: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