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白蚁防治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白蚁基础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白蚁危害情况 | 第12-13页 |
1.2.3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 第13-15页 |
1.2.4 白蚁防治管理工作模式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1 准备工作 | 第19页 |
2.2 实地调查 | 第19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2页 |
3.1 南宁市水库堤坝及其管理的现状 | 第20-25页 |
3.1.1 水库堤坝的类型与分布 | 第20-22页 |
3.1.2 水库堤坝的管理现状 | 第22-25页 |
3.1.2.1 水库的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3.1.2.2 水利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2.3 水库管理手段情况 | 第24-25页 |
3.2 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 第25-31页 |
3.2.1 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发生的历史与现状 | 第25-29页 |
3.2.1.1 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发生的历史及近况 | 第25-27页 |
3.2.1.2 水库堤坝白蚁的分布及筑巢规律 | 第27-28页 |
3.2.1.3 水库堤坝白蚁的白蚁种类 | 第28-29页 |
3.2.2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管理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 第29-31页 |
3.2.2.1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 | 第29-30页 |
3.2.2.2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度 | 第30页 |
3.2.2.3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的管理主体 | 第30页 |
3.2.2.4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工作方式 | 第30-31页 |
3.2.2.5 水库堤琐白蚁防治工作使用的防治药剂 | 第31页 |
3.3 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严重发生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3.3.1 水库堤坝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适宜白蚁的生存繁殖 | 第31-32页 |
3.3.2 水库库区白蚁食源丰富、缺少天敌 | 第32-33页 |
3.3.3 水库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存在隐患 | 第33页 |
3.3.4 白蚁防治方式简单,效果不佳 | 第33-34页 |
3.4 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3.4.1 白蚁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 第34-35页 |
3.4.2 管理工作体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3.4.3 白蚁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 第36页 |
3.4.4 水利管理人员数量少且业务素质较低 | 第36-37页 |
3.4.5 白蚁防治的相关基础工作不够深入,科技水平低 | 第37页 |
3.5 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防治管理的对策 | 第37-42页 |
3.5.1 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 第37页 |
3.5.2 加强水利白蚁防治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3.5.3 落实白蚁防治工作的保障与实施 | 第38页 |
3.5.4 加大白蚁防治资金投入 | 第38-39页 |
3.5.5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增强白蚁防治和管理科技水平 | 第39-40页 |
3.5.6 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联防联控 | 第40页 |
3.5.7 加强水利科普宣传、普及白蚁防治知识 | 第40-4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7页 |
4.1 结论 | 第42页 |
4.2 讨论 | 第42-47页 |
4.2.1 适宜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防治的方法 | 第42-43页 |
4.2.2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由谁来承担 | 第43-44页 |
4.2.3 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如何实现联防联控管理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图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