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樟子松和油松概述 | 第9-10页 |
1.1.1 沙地樟子松概述 | 第9-10页 |
1.1.2 樟子松和油松的生态学特征 | 第10页 |
1.2 轻基质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2.1 无土栽培基质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轻基质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3 轻基质最新的发展情况 | 第13页 |
1.2.4 轻基质营养包 | 第13-14页 |
1.3 菌根的概况 | 第14-18页 |
1.3.1 菌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菌根的作用 | 第16-17页 |
1.3.3 菌根在林业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页 |
1.5.1 地域概况 | 第19页 |
1.5.2 基础设施概况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供试种子和幼苗 | 第19-20页 |
2.1.2 肥料 | 第20页 |
2.1.3 回接的外生菌根真菌 | 第20页 |
2.1.4 供试基质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樟子松种子质量检验 | 第20-21页 |
2.2.2 种子的处理 | 第21页 |
2.2.3 消毒 | 第21页 |
2.2.4 播种和间苗 | 第21-22页 |
2.2.5 苗期管理 | 第22页 |
2.2.6 炼苗 | 第22页 |
2.2.7 病虫害的防治 | 第22-23页 |
2.2.8 温室中接种外生菌根真菌 | 第23页 |
2.2.9 不同移植环境下的菌根接种 | 第23-24页 |
2.2.10 生长指标测定 | 第24页 |
2.2.11 菌根侵染率测定 | 第24页 |
2.2.12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3.1 樟子松种子质量检验结果 | 第24-25页 |
3.1.1 种子净度 | 第24页 |
3.1.2 种子重量 | 第24-25页 |
3.1.3 种子含水量 | 第25页 |
3.1.4 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 | 第25页 |
3.2 温室中不同接菌时间处理的结果 | 第25-26页 |
3.3 温室中不同接菌方式处理的结果 | 第26页 |
3.4 不同移植环境下的樟子松轻基质营养包幼苗菌根接种的结果 | 第26-27页 |
3.5 不同移植环境下的油松轻基质营养包幼苗菌根接种的结果 | 第27-28页 |
3.6 菌根接种对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 | 第28-30页 |
3.7 菌根接种对轻基质营养包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3.8 菌根接种对移植到不同环境中的轻基质营养包幼苗影响程度的分析 | 第31-34页 |
3.8.1 菌根接种对樟子松轻基质营养包苗高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31-32页 |
3.8.2 菌根接种对樟子松轻基质营养包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32-33页 |
3.8.3 菌根接种对油松轻基质营养包苗高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33页 |
3.8.4 菌根接种对油松轻基质营养包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33-34页 |
4 结论 | 第34-35页 |
5 讨论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