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实验材料及步骤 | 第13-20页 |
1.1 实验中所用仪器、试剂、模型动物 | 第13-14页 |
1.1.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13页 |
1.1.2 实验所用设备 | 第13-14页 |
1.1.3 所用动物 | 第14页 |
1.2 所用制剂配置方法 | 第14-15页 |
1.2.1 4%DSS溶液 | 第14-15页 |
1.2.2 美沙拉嗪 | 第15页 |
1.2.3 泼尼松 | 第15页 |
1.2.4 邻联苯甲苯胺 | 第15页 |
1.2.5 3%过氧化氢 | 第15页 |
1.2.6 福尔马林 | 第15页 |
1.3 方法步骤 | 第15-16页 |
1.3.1 动物模型制作及设计 | 第15-16页 |
1.3.2 药物干预 | 第16页 |
1.3.3 结肠组织获取 | 第16页 |
1.4 组织宏观及微观情况评价 | 第16-18页 |
1.4.1 雌鼠一般情况 | 第17页 |
1.4.2 结肠长度 | 第17页 |
1.4.3 组织学检查 | 第17-18页 |
1.5 免疫组化分析 | 第18-19页 |
1.6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20-29页 |
2.1 造模情况的整体评估 | 第20页 |
2.2 各个雌鼠DAI评分 | 第20-21页 |
2.3 结直肠长度比较 | 第21-23页 |
2.4 镜下组织学评分 | 第23-25页 |
2.5 免疫组化法分析结肠组织中CGRP及TNF-α表达情况 | 第25-28页 |
2.6 结肠组织中CGRP及TNF-α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9-34页 |
3.1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 第29页 |
3.2 泼尼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 第29-31页 |
3.3 CGRP及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3.4 美沙拉嗪/泼尼松是否通过CGRP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成 | 第32-33页 |
3.5 本实验中所用造模方法原理、特点及不足之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4页 |
综述 | 第44-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