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7-23页 |
·客流预测方法 | 第17-20页 |
·最短路算法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经典的Dijkstra最短路算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同步交通客流预测模型 | 第23-32页 |
·同步交通平衡模型 | 第23-26页 |
·相关变量 | 第23页 |
·出行者效用函数 | 第23-24页 |
·可达性 | 第24-25页 |
·出行生成 | 第25页 |
·出行分配 | 第25页 |
·出行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 第25-26页 |
·同步交通平衡模型(STEM) | 第26页 |
·等价凸优化问题(ECP)及其算法 | 第26-28页 |
·同步交通客流预测算例 | 第28-32页 |
第四章 青岛市轨道交通接驳规划 | 第32-52页 |
·青岛市公交地铁线路分析 | 第32页 |
·现有公交路线与地铁路线接驳现状统计 | 第32-34页 |
·公交与地铁路线接驳问题分析 | 第34页 |
·DIKSTRA算法的改进——指定路线的最短路径算法 | 第34-40页 |
·算例求解 | 第35-39页 |
·算法测试 | 第39-40页 |
·DIKSTRA算法的改进——K最短路算法 | 第40-46页 |
·算例求解 | 第41-43页 |
·算法测试 | 第43-46页 |
·实例应用 | 第46-52页 |
·K最短路算法实例应用 | 第46-49页 |
·过指定路段最短路算法实例应用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66页 |
附录2 | 第66-70页 |
附录3 | 第70-77页 |
附录4 | 第77-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