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河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3.1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必要性研究第14-15页
        1.3.2 大病保险报销模式的研究第15-16页
        1.3.3 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2页
        2.1.1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第20-21页
        2.1.2 补偿模式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医疗保险收支平衡精算原理第22页
        2.2.2 PPP模式理论第22-23页
        2.2.3 有限政府理论第23页
        2.2.4 风险管理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河南省大病保险补偿模式运行状况分析第24-42页
    3.1 大病保险补偿模式发展沿革及最新制度内容第24-26页
        3.1.1 大病保险补偿模式发展沿革第24-25页
        3.1.2 大病保险补偿模式最新制度内容第25-26页
    3.2 调研资料状况描述第26-30页
        3.2.1 两个调研地区概况第26-27页
        3.2.2 调研样本个体特征第27-28页
        3.2.3 身体健康与医疗费用负担状况第28-30页
        3.2.4 参加大病保险制度状况第30页
    3.3 四个首批试点城市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第30-32页
        3.3.1 试点城市补偿模式的设计第30-31页
        3.3.2 试点城市实际补偿效果分析第31-32页
    3.4 河南省现行大病保险补偿效果分析第32-37页
        3.4.1 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分析第32-34页
        3.4.2 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分析第34-35页
        3.4.3 大病保险基金综合赔付率分析第35-36页
        3.4.4 城乡居民满意度分析第36-37页
    3.5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7-42页
        3.5.1 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依然较重第37-38页
        3.5.2 补偿方案的设计不够精细化第38-39页
        3.5.3 诱发道德风险,促进过度医疗消费第39页
        3.5.4 居民对大病保险制度的认识不足第39-40页
        3.5.5 没有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优势第40-42页
第4章 外省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的有益经验第42-45页
    4.1 “太仓”模式第42-43页
        4.1.1 全民参保,精细设置报销比例第42-43页
        4.1.2 与河南省的对比和有益经验第43页
    4.2 “湛江”模式第43-45页
        4.2.1 分档设置封顶线,建立一体化“支付结算”体系第43-44页
        4.2.2 与河南省的对比和有益经验第44-45页
第5章 河南省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的构思及优化策略第45-52页
    5.1 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的构思第45-47页
        5.1.1 未来可能的补偿模式发展趋势第45-47页
        5.1.2 针对困难群众设计“特惠式”补偿模式第47页
    5.2 科学界定大病保险可报销范畴第47-48页
        5.2.1 将慢性病列入可报销范畴第47-48页
        5.2.2 合理确定合规费用,降低不可报销比例第48页
    5.3 建立大病保险评估体系,完善监督制度第48-49页
    5.4 遵循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原则第49-50页
        5.4.1 尊重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原则第49-50页
        5.4.2 规范合同管理,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第50页
    5.5 加强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第50-52页
        5.5.1 强化各医保制度的互补联动第50-51页
        5.5.2 完善各医保制度的信息共享,推广“智能审核”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57-60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0-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账户制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医疗保险对北京市老年人医疗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