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2-14页 |
第1章 修文馆成立及人员构成 | 第14-19页 |
1.1 修文馆的成立及职能 | 第14-15页 |
1.2 修文馆人员构成 | 第15-19页 |
第2章 修文馆主要文学活动 | 第19-25页 |
2.1 诗歌活动分类 | 第19-23页 |
2.2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修文馆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第25-40页 |
3.1 诗歌体式分析 | 第25-27页 |
3.2 诗歌内容分析 | 第27-40页 |
3.2.1 宗教文化类 | 第28-29页 |
3.2.2 饯别类 | 第29-31页 |
3.2.3 风景名胜类 | 第31-32页 |
3.2.4 园林馆阁类 | 第32-34页 |
3.2.5 宴饮游乐类 | 第34-37页 |
3.2.6 小结 | 第37-40页 |
第4章 修文馆文学活动的历史地位 | 第40-45页 |
4.1 中宗时期宫廷诗歌新变及原因 | 第40-43页 |
4.2 修文馆文学活动对律诗定型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