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我国苹果生产概况 | 第10-11页 |
1.1.1 苹果产量与分布 | 第10页 |
1.1.2 苹果出口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 苹果树形的演化 | 第11-12页 |
1.2.1 国外苹果树形的演化 | 第11页 |
1.2.2 我国苹果树形的演化 | 第11-12页 |
1.3 树形与苹果生长结果 | 第12页 |
1.3.1 树形与光照分布 | 第12页 |
1.3.2 树形与苹果产量 | 第12页 |
1.3.3 树形与苹果品质 | 第12页 |
1.4 疏枝强度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1 树体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动态平衡 | 第12-13页 |
1.4.2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控 | 第13页 |
1.5 ~(15)N 吸收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1 果树需氮时期和需氮量 | 第13-14页 |
1.5.2 果树氮的吸收、运转、分配与贮藏、再利用特性 | 第14-15页 |
1.6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疏枝强度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地点 | 第17页 |
2.1.3 试验处理 | 第17页 |
2.1.4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2.1.4.1 疏枝强度对树体结构及枝条性状的影响 | 第17-18页 |
2.1.4.2 疏枝强度对树体叶片性状的影响 | 第18页 |
2.1.4.3 疏枝强度对树体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18页 |
2.1.4.4 疏枝强度对树体氮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第18页 |
2.1.4.5 疏枝强度对树体花芽性状的影响 | 第18页 |
2.2 二年生国内外苗木生长的调查 | 第18-20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2 试验地点 | 第18-19页 |
2.2.3 试验处理 | 第19页 |
2.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2.2.4.1 树体结构及枝条性状 | 第19页 |
2.2.4.2 国内外品种叶片性状 | 第19页 |
2.2.4.3 产量 | 第19页 |
2.2.4.4 果实品质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3.1 疏枝强度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 第20-26页 |
3.1.1 不同疏枝强度对树体结构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2 不同疏枝强度对一年生各类枝条数量与比例的影响 | 第21页 |
3.1.3 不同疏枝强度对一年生枝条的粗度与长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4 疏枝强度对树体各器官鲜重的影响 | 第22页 |
3.1.5 疏枝强度对树体叶片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6 疏枝强度对树体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7 疏枝强度对 Ndff 的影响 | 第24页 |
3.1.8 疏枝强度对15N 分配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9 疏枝强度对15N 利用率的影响 | 第25页 |
3.1.10 疏枝强度对花芽性状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 三年生国内外苗木生长的调查 | 第26-31页 |
3.2.1 国内外苗木树体结构对比 | 第26页 |
3.2.2 国内外苗木一年生各类枝条数量与比例对比 | 第26-27页 |
3.2.3 国内外苗木一年生枝条的粗度与长度的对比 | 第27-28页 |
3.2.4 国内外品种不同类型枝条叶片数量对比 | 第28页 |
3.2.5 国内外品种叶片性状的对比 | 第28-29页 |
3.2.6 国外品种果实品质 | 第29-30页 |
3.2.7 国外品种产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