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面向配网的母线负荷预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页
    1.5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13-18页
    2.1 支持向量机第13-14页
    2.2 小波变换第14-15页
    2.3 灰色关联度第15-17页
        2.3.1 邓氏关联度第15-16页
        2.3.2 绝对关联度第16页
        2.3.3 斜率关联度第16-17页
        2.3.4 T型关联度第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构造分组样本方法的研究第18-25页
    3.1 负荷间邓氏相关度计算第18-19页
    3.2 基于邓氏相关度的负荷数据序列分组第19-21页
        3.2.1 构造相关度矩阵第19-20页
        3.2.2 负荷分组第20-21页
    3.3 训练样本的选取第21-23页
        3.3.1 计算负荷变化率第22页
        3.3.2 计算拟合方差第22-23页
    3.4 实例验证第23-24页
    3.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4章 基于小波分解的SVR预测模型的研究第25-35页
    4.1 理想小波分解模型第25-29页
        4.1.1 基于理想小波第一阶段分解模型第27-28页
        4.1.2 基于理想小波第二阶段分解模型第28-29页
    4.2 引入相关性分析的分解模型第29-33页
        4.2.1 基于灰色理论第一阶段分解模型第30-31页
        4.2.2 基于灰色理论第二阶段分解模型第31-32页
        4.2.3 阈值确认方法的研究第32-33页
    4.3 实验结果第33-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5章 快速母线负荷预测模型的研究第35-50页
    5.1 数据分析第35-43页
        5.1.1 历史负荷数据分析第36-38页
        5.1.2 历史温度数据分析第38-43页
    5.2 快速负荷预测模型建立第43-46页
    5.3 实例应用第46-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第50页
    6.2 论文的工作不足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一维纳米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阳极薄膜的研究
下一篇: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