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 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第7-8页 |
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2. 研究价值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8-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 第13-17页 |
(一)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内涵 | 第13-15页 |
1. 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 第13-14页 |
2.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 第14-15页 |
(二) 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特征 | 第15-17页 |
1. 注重人文关怀 | 第15-16页 |
2. 注重人的价值实现 | 第16页 |
3.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 第16-17页 |
二、 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与价值理论 | 第17-19页 |
1.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 | 第17页 |
2.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断是以人为本思想成为现实的思想基础 | 第17-18页 |
3. 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论断是以人为本思想实现的条件 | 第18-19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 | 第19-20页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0-23页 |
三、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向度 | 第23-32页 |
(一) 民本与人本的统一 | 第23-29页 |
1.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第23-25页 |
2. 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 | 第25-26页 |
3.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民本”和“人本”的统一 | 第26-29页 |
(二) 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 第29-32页 |
1. 从以人为本的内涵看,个人与集体是对立统一的 | 第29-30页 |
2. 从发展的角度看,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条件 | 第30-31页 |
3.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个人与集体体现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 第31-32页 |
四、 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32-38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32-35页 |
1.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32-33页 |
2.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和生动体现 | 第33页 |
3. 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飞跃 | 第33-35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35-38页 |
1. 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 第35-36页 |
2. 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