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悬索桥论文

深切峡谷场地悬索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高烈度地震危害第11页
        1.1.2 山区深切峡谷地形对结构的影响第11-12页
    1.2 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场地效应对地震动影响第12-15页
        1.2.2 易损性分析研究第15-16页
        1.2.3 地锚索及索夹滑移性能研究第16-17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背景工程桥梁特点及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第19-34页
    2.1 论文工程背景简介第19-20页
    2.2 结构特点第20-25页
        2.2.1 关键构件第20-22页
        2.2.2 有限元模型第22-25页
    2.3 成桥状态静力计算第25-31页
        2.3.1 成桥恒荷载第25-27页
        2.3.2 单独汽车荷载第27-28页
        2.3.3 单独风荷载第28-30页
        2.3.4 单独温度荷载第30-31页
    2.4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全桥抗震性能分析第34-71页
    3.1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简介第34-38页
        3.1.1 静力法第34页
        3.1.2 反应谱法第34-35页
        3.1.3 时程分析法第35-38页
    3.2 加速度时程波合成及选取第38-53页
        3.2.1 目标反应谱生成及相关参数确定第39-41页
        3.2.2 一致激励加速度时程波第41-44页
        3.2.3 考虑行波效应的非一致激励加速度时程波第44-45页
        3.2.4 考虑场地效应的非一致激励加速度时程波第45-53页
    3.3 一致激励作用下全桥抗震性能分析第53-58页
        3.3.1 复合索鞍第53-54页
        3.3.2 地锚索及吊索第54-56页
        3.3.3 支座第56-57页
        3.3.4 桥塔第57-58页
    3.4 考虑行波效应作用下全桥抗震性能分析第58-62页
        3.4.1 复合索鞍第58-59页
        3.4.2 地锚索及吊索第59-60页
        3.4.3 支座第60-61页
        3.4.4 桥塔第61-62页
    3.5 考虑实际场地效应作用下全桥抗震性能分析第62-65页
        3.5.1 复合索鞍第62页
        3.5.2 地锚索及吊索第62-63页
        3.5.3 支座第63-64页
        3.5.4 桥塔第64-65页
    3.6 不同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比第65-70页
        3.6.1 复合索鞍第65-66页
        3.6.2 地锚索及吊索第66-67页
        3.6.3 支座第67-69页
        3.6.4 桥塔第69-70页
    3.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关键构件抗震易损性分析第71-98页
    4.1 地震动输入第71页
    4.2 构件损伤指标确定第71-76页
        4.2.1 复合索鞍第72-73页
        4.2.2 地锚索及吊索第73页
        4.2.3 竖向支座第73页
        4.2.4 桥塔第73-75页
        4.2.5 主缆抗滑移第75-76页
    4.3 易损性曲线建立方法第76-79页
    4.4 关键构件的易损性分析第79-88页
        4.4.1 复合索鞍第79-80页
        4.4.2 地锚索及吊索第80-82页
        4.4.3 支座第82-84页
        4.4.4 桥塔第84-86页
        4.4.5 主缆抗滑移第86-88页
    4.5 系统易损性曲线第88-97页
        4.5.1 复合索鞍第89-90页
        4.5.2 支座第90-97页
    4.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角级数法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扭转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欧钢桥规范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