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中刑事管辖权的确定及其行使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网络犯罪中刑事管辖权确定的困境 | 第9-14页 |
(―)网络犯罪的产生、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二) 网络犯罪案件中其刑事管辖权确定的现实困境 | 第11-14页 |
二、国内外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确定理论及思考 | 第14-21页 |
(一) 激进的网络自治论 | 第14页 |
(二) 美国的最低限度联系原则 | 第14-15页 |
(三) 网址所在地理论 | 第15-16页 |
(四) 有限管辖理论 | 第16-17页 |
(五) 第四国际空间理论 | 第17-18页 |
(六) 实害管辖理论 | 第18-19页 |
(七) 服务器所在地理论 | 第19页 |
(八) 犯罪行为人国籍国理论 | 第19-21页 |
三、网络犯罪中犯罪地的确定因素及其学说 | 第21-28页 |
(一) 传统犯罪地的确定因素及学说 | 第21-22页 |
(二) 网络犯罪中的犯罪地确定的主要因素 | 第22-25页 |
(三) 网络犯罪中的犯罪地确定的主要学说 | 第25-28页 |
四、网络犯罪管辖权的国际合作及相关国家规定 | 第28-31页 |
(一) 《网络犯罪公约》 | 第28-29页 |
(二) 美国、英国、新加坡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9-31页 |
五、关于如何实现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 第31-37页 |
(一) 确定及行使刑事管辖权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二) 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冲突的途径 | 第33-37页 |
总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