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1.1.1 世界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第10页 |
1.1.2 中国葡萄发展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1.2 果树的抗寒性研究 | 第11-12页 |
1.3 葡萄及其砧木的抗寒性研究 | 第12-21页 |
1.3.1 葡萄抗寒性与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1.3.2 葡萄抗寒性与保护酶系统 | 第14-15页 |
1.3.3 葡萄抗寒性与生理生化指标 | 第15-18页 |
1.3.4 葡萄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5 葡萄砧木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6 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 | 第21页 |
1.4 毛葡萄基本特征特性观察 | 第21-22页 |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2.2.1 材料的准备 | 第24页 |
2.2.2 试验处理(最佳处理温度的选择) | 第24页 |
2.3 测定指标 | 第24-26页 |
2.3.1 田间调查(枝条萌芽率统计) | 第24-25页 |
2.3.2 电导率测定 | 第25页 |
2.3.3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25页 |
2.3.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2.3.5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26页 |
2.3.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6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2.5.1 扦插枝条萌芽率统计 | 第27-32页 |
2.5.2 商24(♀)×YH56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表现 | 第32-3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9-42页 |
3.1 关于葡萄抗寒性评价 | 第39-41页 |
3.1.1 相对电导率与抗寒性 | 第39页 |
3.1.2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 | 第39-40页 |
3.1.3 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 | 第40页 |
3.1.4 抗寒性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3.2 关于抗寒葡萄砧木杂种后代单株的筛选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