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州县刑案诉讼研究--立足于《淡新档案》的考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一) 学术意义 | 第9-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 历史文献的使用与方法 | 第10-14页 |
一、 刑案各主体的审判职能 | 第14-18页 |
(一) 州县官的审判权 | 第14-15页 |
1. 案卷批示 | 第14页 |
2. 审理案件 | 第14-15页 |
3. 查勘检验 | 第15页 |
(二) 衙役的侦缉职能 | 第15-16页 |
(三) 仵作的验尸方式 | 第16-18页 |
二、 刑案审判流程 | 第18-28页 |
(一) 理 | 第18-20页 |
(二) 准 | 第20-21页 |
(三) 审 | 第21-25页 |
(四) 断 | 第25-28页 |
三、 《淡新档案》中州县刑案审判的特征 | 第28-36页 |
(一) 积极审理,合理推断 | 第28-30页 |
1. 对案件的逻辑推理 | 第28页 |
2. 亲力亲为的态度 | 第28-29页 |
3. 对衙役和告诉人的反驳 | 第29-30页 |
(二) 重视证据的作用 | 第30-32页 |
1. 呈状人的口供 | 第30页 |
2. 证人的口供 | 第30-31页 |
3. 被告人的口供 | 第31-32页 |
4. 仵作的查验结论 | 第32页 |
(三) 审断周期较长 | 第32-36页 |
四、 《淡新档案》中州县刑案审判的性质分析 | 第36-44页 |
(一) 裁断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 | 第36-37页 |
(二) 裁判的依据并非单一 | 第37-40页 |
1. 从两造的角度看裁判依据 | 第38-39页 |
2. 从州县官的角度看裁断依据 | 第39-40页 |
(三) 裁判手段较为灵活 | 第40-44页 |
1. 从批词来看裁判手段 | 第41页 |
2. 从判词来看裁判手段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