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 | 第14-16页 |
2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理论 | 第16-18页 |
2.1 城市化发展模式 | 第16页 |
2.2 城市化类型 | 第16-17页 |
2.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第17页 |
2.4 城市发展方式 | 第17-18页 |
3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第18-22页 |
3.1 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3.2 湖北省城镇化的特点 | 第20-22页 |
4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22-31页 |
4.1 变量与数据 | 第22-24页 |
4.2 模型函数 | 第24-25页 |
4.3 影响因素模型 | 第25-29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5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 第31-35页 |
5.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 | 第31-32页 |
5.1.1 以美国为代表的“蔓延式”城镇化 | 第31页 |
5.1.2 以西欧和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 | 第31-32页 |
5.1.3 以拉美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 第32页 |
5.2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 | 第32-33页 |
5.2.1 苏南模式 | 第32页 |
5.2.2 温州模式 | 第32页 |
5.2.3 珠江模式 | 第32-33页 |
5.3 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5.3.1 在加强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 第33页 |
5.3.2 根据湖北省省情选择适合本省的城镇化道路 | 第33页 |
5.3.3 有效规划省内城镇化建设 | 第33-35页 |
6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 第35-39页 |
6.1 湖北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 | 第35页 |
6.2 多元化发展多种产业,全方面地提高湖北省的综合承载能力 | 第35-36页 |
6.3 城镇化必须以小城镇发展为重点 | 第36-37页 |
6.4 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 第37-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