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六、创新及难点 | 第15-16页 |
七、调查点概况及选择说明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社会巨变之下裕固族传统服饰的坚守 (1949——1958) | 第18-31页 |
一、建国初期裕固族传统服饰的真实状况 | 第19-25页 |
(一) 帽子 | 第20-22页 |
(二) 服装 | 第22-24页 |
(三) 鞋子 | 第24-25页 |
(四) 配饰 | 第25页 |
二、贫富差距影响下的不同着装选择 | 第25-27页 |
三、汉族服饰的初步渗透与影响 | 第27-31页 |
(一) 少数民族干部 | 第28页 |
(二) 支教教师 | 第28页 |
(三) 迁徙来的农民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极“左”时代裕固族服饰文化的式微(1958——1978) | 第31-37页 |
一、服饰变迁状况 | 第31-33页 |
二、服饰变迁特点 | 第33-37页 |
(一) 变迁程度的不平衡性 | 第33-35页 |
(二) 变迁过程的急剧性 | 第35-36页 |
(三) 变迁结果的不可逆性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裕固族服饰文化的复兴(1978——2014) | 第37-55页 |
一、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对多元与时尚的追求 | 第37-41页 |
(一) 穿什么 | 第37-41页 |
(二) 多元化服饰之下民族服饰相对边缘化之原因 | 第41页 |
二、节庆仪式中的服饰:民族文化的回归和拓展 | 第41-46页 |
(一) 文化活动 | 第41-43页 |
(二) 婚嫁娶亲 | 第43-46页 |
(三) 接见宾客 | 第46页 |
三、复兴背景下的服饰文化多元化之原因:全球化语境与服饰文化的重新认知与界定 | 第46-55页 |
第四章 传播对裕固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 | 第55-68页 |
一、人际传播的主导性影响 | 第55-58页 |
二、组织传播的双刃剑作用 | 第58-60页 |
(一) 畸形年代民族服饰消亡的助推器 | 第58页 |
(二) 新时期民族服饰复兴的粘合剂 | 第58-60页 |
三、大众传播的加速器功能 | 第60-68页 |
(一) 大众传播对裕固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 第61-66页 |
(二) 对大众传播的现代性反思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8-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