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金Au论文

荧光和催化性纳米金簇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 纳米金颗粒第11-12页
        1.1 纳米金颗粒的特性第11页
        1.2 纳米金颗粒的应用第11-12页
    2 纳米金簇第12-21页
        2.1 纳米金簇的性质第12页
        2.2 纳米金簇的合成第12-17页
            2.2.1 基于巯基的合成法第13页
            2.2.2 基于树状大分子模版的合成法第13-14页
            2.2.3 聚合物为模版的合成法第14页
            2.2.4 DNA 为模版的合成法第14页
            2.2.5 蛋白质和多肽稳定的合成法第14-15页
            2.2.6 微乳液合成法第15-16页
            2.2.7 电化学合成法第16页
            2.2.8 微波合成法第16页
            2.2.9 基于 DMF 的合成方法第16页
            2.2.10 固态合成法第16-17页
            2.2.11 辐射分解合成法第17页
            2.2.12 光还原合成法第17页
        2.3 纳米金簇的应用第17-21页
            2.3.1 基于荧光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第18页
            2.3.2 催化反应的应用第18-19页
            2.3.3 生物成像和标记的应用第19-20页
            2.3.4 模拟酶的应用第20-21页
            2.3.5 酶修饰双功能化的纳米金簇第21页
    3 模拟酶第21-24页
        3.1 血红素概述第21-22页
        3.2 模拟酶概述第22-23页
        3.3 模拟酶原理第23页
        3.4 模拟酶分类第23-24页
            3.4.1 Hemin第23页
            3.4.2 β-环糊精体系第23-24页
            3.4.3 血红素蛋白体系第24页
        3.5 模拟酶在荧光和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第24页
        3.6 模拟酶的发展趋势第24页
    4 本文的构思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Hemin-AuNCs@dBSA 的合成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第26-43页
    1 引言第26-27页
    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2.1 仪器和药品第27页
        2.2 主要试剂配制第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3.1 变性 BSA(dBSA)的制备第27页
            2.3.2 15 nm 纳米金颗粒(AuNPs)的制备第27-28页
            2.3.3 Hemin-AuNCs 的制备第28页
            2.3.4 Hemin-AuNCs@dBSA 合成第28页
            2.3.5 电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第2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8-41页
        3.1 合成 Hemin-AuNCs 以及 Hemin-AuNCs@dBSA 的路径图及表征第28-30页
        3.2 合成 Hemin-AuNCs 的条件优化第30-32页
            3.2.1 不同温度下 Hemin-AuNCs@dBSA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第30-31页
            3.2.2 不同 pH 条件下 Hemin-AuNCs@dBSA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第31页
            3.2.3 不同浓度的 Hemin-AuNCs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第31-32页
        3.3 光学分析法比较 Hemin、Hemin-AuNPs、 Hemin-AuNCs@dBSA 过氧化物酶活性第32-37页
            3.3.1 不同 pH、温度、TMB、H_2O_2浓度下吸光度变化第33-34页
            3.3.2 酶催化反应底物的稳态动力学试验第34-37页
        3.4 电化学分析法用于 Hemin、Hemin-AuNPs、Hemin-AuNCs@dBSA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以及用于 H_2O_2的检测第37-41页
            3.4.1 扫描速度与峰电流关系研究第37-38页
            3.4.2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评估第38-40页
            3.4.3 Hemin、Hemin-AuNCs@dBSA、Hemin-AuNPs 对 H_2O_2的电催化行为第40-41页
    4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脱辅基血红蛋白包被 Hemin-AuNCs 模拟酶构造及其催化活性研究第43-53页
    1 引言第43-44页
    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44页
        2.2 血红素-金簇的制备第44页
        2.3 基于脱辅基血红蛋白重组的模拟酶的制备第44页
        2.4 使用 TMB- H_2O_2显色法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第44-45页
        2.5 温度对重组模拟酶活性的影响第45页
        2.6 pH 值对重组模拟酶活性的影响第45页
        2.7 稳态催化动力学实验第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3.1 apoHb 的制备以及血红蛋白的重组第45-46页
        3.2 Hemin-AuNCs@apoHb 的 TEM 表征第46页
        3.3 重组后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Hemin-AuNCs 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第46-48页
        3.4 pH 值对模拟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页
        3.5 温度对模拟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页
        3.6 模拟酶的稳定性第48-49页
        3.7 底物浓度对模拟酶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3.7.1 H_2O_2浓度对模拟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第49页
            3.7.2 TMB 浓度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第49-50页
        3.8 稳态动力学实验第50-52页
    4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脱辅基血红蛋白的荧光纳米金簇的合成及用于铜离子的检测第53-62页
    1 引言第53-54页
    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54页
        2.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2.2.1 蛋白模板 apoHb-AuNCs 的合成第54页
            2.2.2 Cu~(2+)的荧光检测第54-5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3.1 产物的透射电镜和紫外光谱表征第55-56页
            3.1.1 apoHb-AuNCs 荧光纳米金簇的透射电镜图第55页
            3.1.2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第55-56页
        3.2 apoHb-AuNCs 的合成条件优化第56-57页
        3.3 apoHb-AuNCs 对各种金属离子选择性的考察第57页
        3.4 考察条件优化第57-61页
            3.4.1 apoHb-AuNCs 浓度对检测的影响第57-58页
            3.4.2 pH 对 apoHb-AuNCs 荧光的影响第58-59页
            3.4.3 反应时间对检测的影响第59页
            3.4.4 不同 Cu2+浓度对 apoHb-AuNCs 的荧光的影响第59-61页
    4 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节约贵金属Pt的催化剂纳米结构的设计、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下一篇: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