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均衡经济研究--基于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论”的视角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一、绪论 | 第13-17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第15-17页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介绍 | 第17-23页 |
(一)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7页 |
(二) 国内学者非均衡经济研究 | 第17-19页 |
(三) 国内学者对缪尔达尔理论体系的应用 | 第19-20页 |
(四) 缪尔达尔理论简介 | 第20-23页 |
三、中西部地区非均衡 | 第23-30页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非均衡状态 | 第23-24页 |
(二) 冲破计划经济的雾霾 | 第24-25页 |
(三) 非均衡的经济战略 | 第25-27页 |
(四) 东部地区的“回波效应”分析 | 第27页 |
(五) 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循环论”分析 | 第27-28页 |
(六) 对比性总结 | 第28-30页 |
四、经济结构非均衡 | 第30-36页 |
(一) 产业升级与企业自主创新 | 第30-32页 |
(二) 产业聚集的非均衡 | 第32-34页 |
(三) 推动中国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34-36页 |
五、企业体制非均衡 | 第36-43页 |
(一) 中国存在所有制非均衡 | 第36-37页 |
(二) 国企改革的历程 | 第37-39页 |
(三) 民间资本受到“行政性”排挤——“铁本案” | 第39-40页 |
(四) 中国经济治理的经典性困局 | 第40-43页 |
六、城镇化非均衡 | 第43-48页 |
(一) 城镇化战略与资源配置 | 第43-44页 |
(二)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三) 发展与公平的思考 | 第47-48页 |
七、结论 | 第48-50页 |
(一)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