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电池储能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风电并网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BESS标幺值模型的建立和控制器设计 | 第14-24页 |
2.1 BESS的有名值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2.2 BESS的标幺值模型 | 第16-17页 |
2.3 BESS的标幺化等值电路 | 第17-18页 |
2.4 BESS开环响应时间常数 | 第18-22页 |
2.4.1 以△δ为输入的开环传递函数 | 第18-19页 |
2.4.2 以△K为输入的开环传递函数 | 第19-20页 |
2.4.3 BESS开环响应时间常数 | 第20-21页 |
2.4.4 实例分析 | 第21-22页 |
2.5 直接功率控制器的设计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BESS的风电功率平滑和AVC原理 | 第24-41页 |
3.1 风电功率平滑的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3.2 风机输出功率灰色预测 | 第27-30页 |
3.2.1 灰色预测原理 | 第27-29页 |
3.2.2 预测算例 | 第29-30页 |
3.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0-33页 |
3.4 荷电状态计算及数字低通滤波器 | 第33-34页 |
3.5 风电场AVC系统结构和U-Q特性 | 第34-36页 |
3.5.1 风电场AVC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3.5.2 双馈风机电厂公共接入点的U-Q调节特性 | 第35-36页 |
3.6 风电场AVC控制的分区图 | 第36-39页 |
3.6.1 分区图法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3.6.2 风电场U-Q控制可行域边界的确定 | 第37-38页 |
3.6.3 风电场U-Q控制平面分区边界的确定 | 第38-39页 |
3.6.4 各分区的控制策略 | 第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仿真模型建立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41-57页 |
4.1 风力机模型 | 第41-42页 |
4.2 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2-47页 |
4.2.1 在三相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4.2.2 在两相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4-47页 |
4.3 双馈风机励磁系统矢量控制方法 | 第47-50页 |
4.3.1 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第47-50页 |
4.3.2 磁链观测 | 第50页 |
4.5 双馈风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50-51页 |
4.6 BESS的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51-53页 |
4.7 基于BESS的风电功率平滑仿真结果 | 第53-55页 |
4.8 基于BESS的AVC仿真结果 | 第55-56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7-59页 |
5.1 总结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