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甾体皂苷概述 | 第14-18页 |
1.2.1 皂苷的简介 | 第15页 |
1.2.2 甾体皂苷定义和分类 | 第15-16页 |
1.2.3 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 第16页 |
1.2.4 甾体皂苷的生物学活性 | 第16-18页 |
1.3 甾体皂苷的提取-前处理方法研究 | 第18-20页 |
1.3.1 甾体皂苷的提取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皂苷的前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4 甾体皂苷的分离分析研究 | 第20-30页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5页 |
1.4.2 超临界流体色谱 | 第25-29页 |
1.4.3 二维色谱 | 第29-30页 |
1.5 相关中药基本情况简介 | 第30-31页 |
1.5.1 重楼基本情况简介 | 第30页 |
1.5.2 知母基本情况简介 | 第30-31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重楼皂苷的分离纯化 | 第33-63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2.2.1 仪器 | 第34页 |
2.2.2 试剂与样品 | 第34-35页 |
2.2.3 样品的制备与配制 | 第35-38页 |
2.2.4 实验条件 | 第38-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62页 |
2.3.1 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0-41页 |
2.3.2 前处理工艺优化 | 第41-46页 |
2.3.3 微量皂苷组分2D-RPLC/HILIC方法的建立与二维制备 | 第46-51页 |
2.3.4 常量皂苷组分2D-HILIC/RPLC方法的建立及二维制备 | 第51-58页 |
2.3.5 常量皂苷组分定性定量分析 | 第58-62页 |
2.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知母系统分离方案和皂苷类组分的选择性分离 | 第63-81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3.2.1 仪器 | 第64页 |
3.2.2 试剂与样品 | 第64-65页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65页 |
3.2.4 液相色谱条件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3.3.1 知母提取和前处理工艺优化 | 第66-68页 |
3.3.2 知母系统分离方案设计 | 第68-70页 |
3.3.3 知母组分粗分离 | 第70-72页 |
3.3.4 皂苷类组分的制备 | 第72-79页 |
3.4 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知母皂苷的分离纯化 | 第81-95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1-83页 |
4.2.1 仪器 | 第81页 |
4.2.2 试剂与样品 | 第81-82页 |
4.2.3 液相分析条件 | 第82-8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3页 |
4.3.1 基于HILIC和RPLC的分离体系的建立与正交性评价 | 第83-86页 |
4.3.2 HILIC组分的制备 | 第86-87页 |
4.3.3 单体化合物的纯化 | 第87-93页 |
4.4 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知母强极性部分和弱极性部分分离纯化 | 第95-115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6-99页 |
5.2.1 仪器 | 第96-97页 |
5.2.2 试剂与样品 | 第97页 |
5.2.3 液相色谱条件 | 第97-9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4页 |
5.3.1 强极性组分制备 | 第99-100页 |
5.3.2 色谱柱筛选 | 第100-102页 |
5.3.3 强极性化合物制备 | 第102-103页 |
5.3.4 强极性化合物在亲水反相C18固定相上的保留规律研究 | 第103-105页 |
5.3.5 弱极性部分二维分离体系的构建 | 第105-110页 |
5.3.6 弱极性组分SFC制备 | 第110-112页 |
5.3.7 弱极性化合物RPLC制备 | 第112-114页 |
5.4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6章 皂苷类组分和化合物的初步活性筛选 | 第115-127页 |
6.1 引言 | 第115-116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16-120页 |
6.2.1 仪器 | 第116页 |
6.2.2 试剂与样品 | 第116-117页 |
6.2.3 重楼皂苷组分活性评价实验条件 | 第117-119页 |
6.2.4 知母皂苷活性评价实验条件 | 第119-12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5页 |
6.3.1 重楼皂苷类组分活性评价 | 第120-123页 |
6.3.2 知母皂苷活性评价 | 第123-125页 |
6.4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总结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51-153页 |
附录1 | 第153-162页 |
附录2 | 第162-171页 |
附录3 | 第171-173页 |
附录4 | 第173-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