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土、砖、石、竹、木结构论文--竹、木结构论文--木结构论文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木结构榫卯节点概述第11-13页
        1.2.1 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发展及分类第11-12页
        1.2.2 木结构榫卯节点的特点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2 国外研究进展第15页
        1.3.3 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第18-34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木材特性第18-19页
        2.2.1 木材构造第18-19页
        2.2.2 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第19页
    2.3 木材材性试验第19-24页
        2.3.1 木材物理性质第19-20页
        2.3.2 木材力学性质第20-24页
    2.4 试验目的第24页
    2.5 试验概况第24-29页
        2.5.1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24-27页
        2.5.2 试验设备和装置第27-28页
        2.5.3 测试内容和测点布置第28-29页
        2.5.4 加载制度第29页
    2.6 试验过程及现象第29-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试验结果分析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M-θ滞回曲线第34-35页
    3.3 M-θ骨架曲线第35-37页
    3.4 强度退化第37-39页
    3.5 刚度退化第39-40页
    3.6 耗能第40-41页
    3.7 延性与变形能力第41-43页
        3.7.1 延性第41-43页
        3.7.2 变形能力第43页
    3.8 拔榫量与转角关系第43-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8页
4 不同松动程度下古建筑透榫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有限单元程序ABAQUS概述第48页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4.3.1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第48-49页
        4.3.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第49页
        4.3.3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方式第49-50页
        4.3.4 定义相互作用第50-51页
    4.4 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1-59页
        4.4.1 试件变形图第51-52页
        4.4.2 试件应力云图第52-56页
        4.4.3 特征点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第56-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5 古建筑透榫节点有限元参数分析第62-74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榫高变化第62-64页
    5.3 摩擦系数第64-66页
    5.4 横纹弹性模量第66-68页
    5.5 顺纹弹性模量第68-70页
    5.6 顺纹抗拉强度第70-72页
    5.7 轴向力第72-73页
    5.8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4页
    6.2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研究--以张掖为例
下一篇:基于混合居住理念下的西安保障房住区建设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