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强流离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晕-混沌的形成与控制方法概况 | 第10-26页 |
1.1 强流离子直线加速器的发展简况 | 第11-14页 |
1.2 束晕-混沌形成的典型机制 | 第14-19页 |
1.2.1 电荷密度的非静态分布 | 第14-15页 |
1.2.2 空间电荷效应引起非线性共振 | 第15-17页 |
1.2.3 初始束流均方根半径失匹配 | 第17-18页 |
1.2.4 周期性聚焦 | 第18-19页 |
1.2.5 束晕-混沌形成机制小结 | 第19页 |
1.3 束晕-混沌的非线性控制策略 | 第19-24页 |
1.3.1 粒子-束核模型 | 第20页 |
1.3.2 束晕-混沌可控性的定性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1.3.3 多粒子数值模拟 | 第21-22页 |
1.3.4 几种典型的非线性控制束晕-混沌的方法 | 第22-24页 |
1.4 束晕-混沌复杂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向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以离子数比为控制变量的束晕-混沌模拟控制研究 | 第26-39页 |
2.1 离子束系统有关物理量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 第26-30页 |
2.2 以离子数比为控制变量对K-V 初始分布离子束的束晕-混沌控制研究之一——正弦函数反馈法 | 第30-34页 |
2.2.1 三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比较 | 第31-33页 |
2.2.2 几种失匹配条件下的控制效果 | 第33-34页 |
2.3 对数函数反馈法的束晕-混沌控制研究 | 第34-38页 |
2.3.1 对数函数反馈控制下束流状态的变化 | 第35-37页 |
2.3.2 对数函数反馈控制与其它非线性反馈控制效果比较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拓宽真空相移的取值范围的研究 | 第39-46页 |
3.1 束流强度与真空相移关系的表述式 | 第39-40页 |
3.2 以K-V 初始分布为例的拓宽真空相移取值范围的模拟研究 | 第40-45页 |
3.2.1 真空相移的改变对对数函数控制下的束流影响 | 第41-43页 |
3.2.2 真空相移的改变对小波函数控制下的束流影响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