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胰岛素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1.2 胰岛素非注射制剂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直肠给药 | 第10页 |
1.2.2 经皮给药 | 第10-11页 |
1.2.2.1 化学促渗剂 | 第11页 |
1.2.2.2 物理方法增加皮下组织对胰岛素的通透性 | 第11页 |
1.2.3 口腔给药 | 第11页 |
1.2.4 鼻腔给药 | 第11-12页 |
1.2.5 肺部给药 | 第12页 |
1.2.6 口服给药 | 第12-15页 |
1.2.6.1 肠溶包衣技术 | 第13页 |
1.2.6.2 乳化技术 | 第13页 |
1.2.6.3 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 | 第13页 |
1.2.6.4 脂质体 | 第13-14页 |
1.2.6.5 油相制剂 | 第14-15页 |
1.3 环糊精及药物/环糊精超分子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 第15-17页 |
1.3.1.1 亲水性衍生物 | 第16页 |
1.3.1.2 疏水性衍生物 | 第16-17页 |
1.3.1.3 可离子化衍生物 | 第17页 |
1.3.1.4 两亲性衍生物 | 第17页 |
1.3.2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化及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2.1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化 | 第17-18页 |
1.3.2.2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化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 第18-2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2章 胰岛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1-24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2 方法及结果 | 第21-24页 |
2.2.1 色谱条件 | 第21页 |
2.2.2 检测限 | 第21页 |
2.2.3 标准曲线 | 第21-22页 |
2.2.4 精密度 | 第22页 |
2.2.4.1 日内精密度 | 第22页 |
2.2.4.2 日间精密度 | 第22页 |
2.2.5 不同温度下方法稳定性 | 第22-24页 |
第3章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的制备 | 第24-27页 |
3.1 包合物的制备 | 第24页 |
3.1.1 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3.1.2 方法 | 第24页 |
3.2 包合物的鉴定 | 第24-26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3.2.2 方法 | 第24页 |
3.2.2.1 差示热分析(DTA) | 第24页 |
3.2.2.2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第24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3.2.3.1 DTA | 第24-25页 |
3.2.3.2 ~1H-NMR分析 | 第25-26页 |
3.3 包合物的外观特性及中性条件溶解度 | 第26-27页 |
3.3.1 材料与仪器 | 第26页 |
3.3.2 中性条件溶解度测定 | 第26页 |
3.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第4章 Caco-2细胞模型构建及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包合物透膜能力研究 | 第27-31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27页 |
4.2 方法 | 第27-29页 |
4.2.1 溶液配制 | 第27页 |
4.2.2 细胞培养 | 第27-28页 |
4.2.2.1 细胞复苏、传代与培养 | 第27-28页 |
4.2.2.2 细胞接种 | 第28页 |
4.2.3 表观通透系数的计算 | 第28页 |
4.2.4 Caco-2单层细胞完整性的检测 | 第28-29页 |
4.2.4.1 单层细胞的跨膜电阻值(TEER)测量 | 第28页 |
4.2.4.2 荧光素钠通透量检测 | 第28-29页 |
4.2.5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特性 | 第29页 |
4.2.5.1 溶液配制 | 第29页 |
4.2.5.2 给药方法 | 第2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1页 |
4.3.1 随着时间变化Caco-2单层细胞TEER的的变化 | 第29页 |
4.3.2 荧光素钠通透量 | 第29-30页 |
4.3.3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特性 | 第30-31页 |
第5章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 第31-35页 |
5.1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经正常大鼠口服给药降血糖作用 | 第31-32页 |
5.1.1 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5.1.2 方法 | 第31页 |
5.1.2.1 给药方法 | 第31页 |
5.1.2.2 取血方法与血糖测定 | 第31页 |
5.1.2.3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5.1.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5.2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经正常家兔口服给药降血糖作用 | 第32-35页 |
5.2.1 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5.2.2 方法 | 第32-33页 |
5.2.2.1 给药方法 | 第32页 |
5.2.2.2 取血方法与血糖测定 | 第32-33页 |
5.2.2.3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6章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