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发送设备、发射机论文--各种频率的发射机论文

中波600kW发射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问题的引入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一般并机简述第9页
        1.2.1 并机种类第9页
        1.2.2 并机要求第9页
    1.3 PLC发展状况第9-10页
    1.4 本文内容和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OMRON CJ1 系列PL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2-28页
    2.1 中央处理单元第12-14页
        2.1.1 型号第12-13页
        2.1.2 CPU单元存储器块映像第13-14页
    2.2 输入输出单元(I/O Unit)第14-20页
        2.2.1 基本输入输出单元(I/O Unit)第15-18页
        2.2.2 特殊I/O单元第18-20页
    2.3 总线单元第20-21页
        2.3.1 串行总线单元第20页
        2.3.2 Controller Link总线单元第20-21页
    2.4 其它周边设备第21-22页
        2.4.1 扩展单元第21页
        2.4.2 电源单元第21-22页
    2.5 I/O存储区第22-27页
        2.5.1 数据区概述第22-23页
        2.5.2 基本I/O单元地址设定第23-25页
        2.5.3 特殊I/O单元地址设定第25-26页
        2.5.4 CPU总线单元的地址设定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PLC程序的开发流程与开发工具第28-34页
    3.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开发流程第29-30页
    3.2 编程软件CX-Programmer开发工具的简介第30-31页
    3.3 编程软件CX-Programmer开发工具的使用第31-33页
    3.4 仿真工具CX-Simulator的简介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ZF-600A中波发射机系统第34-50页
    4.1 ZF-600A 600kW中波发射机系统组成第34-36页
    4.2 ZF-600A的并机网络第36-37页
    4.3 90 度相移网络第37-40页
        4.3.1 90 度相移网络概述第37-39页
        4.3.2 90 度相移网络的特性和应用第39-40页
    4.4 并机网络的隔离第40-42页
    4.5 三并机改为二并机的过程第42-44页
    4.6 RF相位第44-47页
        4.6.1 RF相位测量第44-46页
        4.6.2 RF相位调整第46页
        4.6.3 延时线的相移角度第46-47页
    4.7 发射机控制系统第47-49页
        4.7.1 开关机控制第48页
        4.7.2 功率控制第48-49页
        4.7.3 并机网络控制第49页
        4.7.4 故障处理及显示第49页
    4.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实现第50-62页
    5.1 控制系统概述第50-51页
    5.2 硬件系统第51-54页
        5.2.1 接口电路第52-53页
        5.2.2 Controller-Link通信第53-54页
    5.3 软件系统第54-58页
        5.3.1 自动开机的实现第55-56页
        5.3.2 自动切换并机模式的实现第56-58页
        5.3.3 故障自动降功率的实现第58页
    5.4 系统的地址分配第58-59页
    5.5 程序代码第59页
    5.6 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统计第59-61页
        5.6.1 运行主界面第60-61页
        5.6.2 液晶屏显示第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2-64页
    6.1 论文总结第62-63页
    6.2 今后的工作及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Otsu算法的中药贴剂均匀度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