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复如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宋永岳其人其书 | 第12-20页 |
1.1 宋永岳家世生平 | 第12-14页 |
1.2 《亦复如是》其书 | 第14-16页 |
1.3 创作动机及题材来源 | 第16-20页 |
1.3.1 创作动机 | 第16-18页 |
1.3.2 题材来源 | 第18-20页 |
第2章 《亦复如是》的思想内容 | 第20-42页 |
2.1 鬼神怪异类 | 第20-25页 |
2.1.1 遇仙类 | 第21页 |
2.1.2 鬼狐类 | 第21-23页 |
2.1.3 记述异闻类 | 第23-25页 |
2.2 社会民生类 | 第25-33页 |
2.2.1 劝惩类 | 第25-29页 |
2.2.2 公案类 | 第29-30页 |
2.2.3 民间智慧 | 第30-33页 |
2.3 医学养生类 | 第33-39页 |
2.3.1 方书所载的医案、药方 | 第33-35页 |
2.3.2 方书所未载的医案、药方 | 第35-37页 |
2.3.3 养生食疗 | 第37-39页 |
2.4 地域风貌类 | 第39-42页 |
第3章 《亦复如是》的艺术成就 | 第42-55页 |
3.1 娴熟的形象塑造艺术 | 第42-46页 |
3.2 简洁幽默的语言风格 | 第46-51页 |
3.3 圆融和谐的圆形结构 | 第51-55页 |
第4章 《亦复如是》对《聊斋志异》的继承和创新 | 第55-61页 |
4.1 题材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 | 第55-58页 |
4.2 写作体制上的模仿和突破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