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1章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概况 | 第13-18页 |
1.1 数字出版版权的概念 | 第13-14页 |
1.2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的法律保护 | 第14-15页 |
1.2.2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的技术保护 | 第15-16页 |
1.2.3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的行政保护 | 第16-18页 |
第2章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18-23页 |
2.1 保护版权人的智力成果,提高版权人的积极性 | 第18-19页 |
2.2 保障赢利,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19-20页 |
2.3 完善版权保护制度 | 第20-21页 |
2.4 发展知识经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 第21-22页 |
2.5 助推文化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5页 |
3.1 版权授权方面 | 第25-28页 |
3.1.1 海量授权的授权困难 | 第25-26页 |
3.1.2 版权归属复杂 | 第26-27页 |
3.1.3 虚假授权与瑕疵授权 | 第27页 |
3.1.4 数字出版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 | 第27-28页 |
3.2 法律保护方面 | 第28-29页 |
3.2.1 立法的滞后性 | 第28-29页 |
3.2.2 版权法的国际适用度较低 | 第29页 |
3.3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面临新技术的挑战及其困境 | 第29-35页 |
3.3.1 数字出版媒介形式的多样化 | 第30-31页 |
3.3.2 数字技术给复制方式带来新的变革 | 第31-32页 |
3.3.3 数字技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 第32页 |
3.3.4 技术保护措施造成版权人与公众利益的失衡 | 第32-35页 |
第4章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解决方案的探索 | 第35-45页 |
4.1 探索多样化的授权方式 | 第35-38页 |
4.1.1 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授权 | 第35-36页 |
4.1.2 授权要约模式 | 第36-37页 |
4.1.3 通过版权代理机构获得授权 | 第37页 |
4.1.4 完善产业链,增加内容提供商的收入 | 第37-38页 |
4.1.5 其他授权方式的补充 | 第38页 |
4.2 完善版权法律保护体系 | 第38-40页 |
4.2.1 修订和完善《著作权法》 | 第38-40页 |
4.2.2 根据国情适当提高版权法的国际适用度 | 第40页 |
4.3 完善技术保护措施 | 第40-41页 |
4.4 政府职能的发挥 | 第41-43页 |
4.5 社会伦理意识的提高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