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西安市电子城街道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关键词阐释和理论基础第15-18页
    2.1 关键词阐释第15-16页
        2.1.1 社区和城市社区第15页
        2.1.2 和谐社区第15-16页
        2.1.3 社区治理模式第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6-17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17页
        2.2.3 博弈理论第17-18页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背景和模式分析第18-24页
    3.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沿革第18页
    3.2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治理模式第18-20页
        3.2.1 上海模式第18-19页
        3.2.2 沈阳模式第19页
        3.2.3 江汉模式第19页
        3.2.4 安徽铜陵模式第19-20页
    3.3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分析第20-22页
    3.4 与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对比启示第22-24页
第四章 西安市电子城街道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问题分析第24-41页
    4.1 西安市电子城街道及所辖社区概况第24-25页
    4.2 西安市电子城街道社区治理模式现状第25-26页
    4.3 西安市电子城街道社区治理模式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9页
        4.3.1 社区治理主体不到位第27-31页
        4.3.2 社区治理关系不顺第31-35页
        4.3.3 社区治理主体组织人才瓶颈第35-36页
        4.3.4 社区治理保障不健全第36-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第41-45页
    5.1 囚徒困境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简述第41-42页
    5.2 城市社区治理模型建构第42-44页
    5.3 城市社区治理模型分析第44-45页
第六章 构建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第45-56页
    6.1 构建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的整体思路第45页
    6.2 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设想第45-46页
    6.3 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的主体前提第46-48页
        6.3.1 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意识第46-47页
        6.3.2 拓宽广泛的社区参与机制第47页
        6.3.3 培育规范的社区中介组织第47-48页
    6.4 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的分类基础第48-51页
        6.4.1 社区事务分类第48-50页
        6.4.2 社区事务归类第50-51页
    6.5 城市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的实现途径第51-56页
        6.5.1 理顺社区治理关系第52-53页
        6.5.2 突破社区治理主体组织人才瓶颈第53-54页
        6.5.3 健全社区治理保障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7.1 主要研究观点和结论第56-57页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途径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下一篇:创意产业集群衍生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