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的研究

中文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导论第8-11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9页
        1.2.1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界定第9页
        1.2.2 关于社会保障水平第9页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9-11页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9-10页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2.1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第11-15页
        2.1.1 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第11-12页
        2.1.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方面第12-14页
        2.1.3 经济发展与就业方面第14-15页
    2.2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2.2.1 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第15-16页
        2.2.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方面第16-17页
        2.2.3 经济发展与就业方面第17-18页
3 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第18-25页
    3.1 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直接影响分析第18-20页
        3.1.1 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第18-20页
        3.1.2 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第20页
    3.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间接影响分析第20-22页
        3.2.1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第20-21页
        3.2.2 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第21页
        3.2.3 调节社会公平与效率第21-22页
    3.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和经济的互动发展第22-25页
        3.3.1 计划经济时期第22页
        3.3.2 市场经济萌芽期第22-23页
        3.3.3 市场经济成长期第23-25页
4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状况分析第25-37页
    4.1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状况分析第25-28页
        4.1.1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构成及其发展第25-26页
        4.1.2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4.1.2.1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全统一第26-27页
            4.1.2.2 失业保险制度中促进就业功能的缺失第27-28页
    4.2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状况分析第28-37页
        4.2.1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的状况分析第28-32页
        4.2.2 北京市分项社会保险支出的状况分析第32-33页
        4.2.3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33-36页
        4.2.4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就业的消极影响第36-37页
5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7-45页
    5.1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及其就业的状况第37-43页
        5.1.1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第37-38页
        5.1.2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第38-40页
        5.1.3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第40-43页
            5.1.3.1 就业率和就业意愿第40-41页
            5.1.3.2 学历教育与人均收入水平第41-43页
    5.2 影响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分析第43-45页
        5.2.1 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有关因素第43-44页
        5.2.2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第44-45页
6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分析第45-48页
    6.1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5-46页
    6.2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第46页
    6.3 调整失业保险功能导向第46-47页
    6.4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第47-48页
7 结论与思考第48-5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48-49页
    7.2 主要不足之处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4-55页
详细摘要第55-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转型、职业分层与中国农民工社会态度
下一篇:从中美战略稳定性看太空武器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