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页 |
1.2.1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界定 | 第9页 |
1.2.2 关于社会保障水平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理论 | 第11-15页 |
2.1.1 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 | 第11-12页 |
2.1.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方面 | 第12-14页 |
2.1.3 经济发展与就业方面 | 第14-15页 |
2.2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1 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 | 第15-16页 |
2.2.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方面 | 第16-17页 |
2.2.3 经济发展与就业方面 | 第17-18页 |
3 社会保障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第18-25页 |
3.1 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直接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3.1.1 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 | 第18-20页 |
3.1.2 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 第20页 |
3.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间接影响分析 | 第20-22页 |
3.2.1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 | 第20-21页 |
3.2.2 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 | 第21页 |
3.2.3 调节社会公平与效率 | 第21-22页 |
3.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和经济的互动发展 | 第22-25页 |
3.3.1 计划经济时期 | 第22页 |
3.3.2 市场经济萌芽期 | 第22-23页 |
3.3.3 市场经济成长期 | 第23-25页 |
4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状况分析 | 第25-37页 |
4.1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状况分析 | 第25-28页 |
4.1.1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构成及其发展 | 第25-26页 |
4.1.2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4.1.2.1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全统一 | 第26-27页 |
4.1.2.2 失业保险制度中促进就业功能的缺失 | 第27-28页 |
4.2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状况分析 | 第28-37页 |
4.2.1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的状况分析 | 第28-32页 |
4.2.2 北京市分项社会保险支出的状况分析 | 第32-33页 |
4.2.3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3-36页 |
4.2.4 北京市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 第36-37页 |
5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5页 |
5.1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及其就业的状况 | 第37-43页 |
5.1.1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 | 第37-38页 |
5.1.2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 第38-40页 |
5.1.3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 | 第40-43页 |
5.1.3.1 就业率和就业意愿 | 第40-41页 |
5.1.3.2 学历教育与人均收入水平 | 第41-43页 |
5.2 影响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5.2.1 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有关因素 | 第43-44页 |
5.2.2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 | 第44-45页 |
6 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分析 | 第45-48页 |
6.1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6.2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第46页 |
6.3 调整失业保险功能导向 | 第46-47页 |
6.4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 | 第47-48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48-50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7.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