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2-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网络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 2.1 CDMA原理 | 第11-12页 | 
| 2.2 CDMA的标准以及技术特点 | 第12-15页 | 
| 2.2.1 CDMA的技术标准 | 第12-14页 | 
| 2.2.2 CDMA网络性能指标 | 第14-15页 | 
| 2.3 CDMA所具有的优势 | 第15-16页 | 
| 2.4 CDMA2000的标准演进 | 第16-18页 | 
| 2.4.1 CDMA2000无线网络性能概述 | 第16页 | 
| 2.4.2 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技术 | 第16-17页 | 
| 2.4.3 16QAM调制技术与8PSK调制技术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流程 | 第18-24页 | 
| 3.1 优化准备工作 | 第18-19页 | 
| 3.2 现场测试 | 第19-20页 | 
| 3.3 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 | 第20页 | 
| 3.4 系统级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 3.4.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第20-21页 | 
| 3.4.2 无线覆盖测试 | 第21页 | 
| 3.4.3 误帧率 | 第21-22页 | 
| 3.4.4 起呼测试 | 第22页 | 
| 3.4.5 软切换测试 | 第22页 | 
| 3.5 CDMA系统的参数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基于多用户检测技术的优化方案设计及实施 | 第24-43页 | 
| 4.1 多用户检测算法 | 第24-27页 | 
| 4.1.1 最优多用户检测与准最优多用户检测 | 第24-25页 | 
| 4.1.2 线性多用户检测 | 第25页 | 
| 4.1.3 非线性多用户检测 | 第25-27页 | 
| 4.2 多用户检测在实验室的仿真及结果比较 | 第27-29页 | 
| 4.2.1 线性多用户检测方法比较 | 第27-28页 | 
| 4.2.2 多级并行干扰消除性能的比较 | 第28-29页 | 
| 4.2.3 单级并行干扰消除性能的比较 | 第29页 | 
| 4.3 测试设备及方法 | 第29-31页 | 
| 4.4 CDMA网络语音业务网络优化措施及效果测试 | 第31-37页 | 
| 4.4.1 优化措施 | 第31-34页 | 
| 4.4.2 优化后的效果测试及分析 | 第34-37页 | 
| 4.5 CDMA无线网络数据业务优化措施及分析 | 第37-43页 | 
| 4.5.1 针对数据业务功率控制 | 第37-38页 | 
| 4.5.2 负载的均衡 | 第38-40页 | 
| 4.5.3 SDU参数的优化 | 第40页 | 
| 4.5.4 BSC平均前向数据流量和速率 | 第40-42页 | 
| 4.5.5 数据业务优化后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具体案例分析及优化效果评价 | 第43-56页 | 
| 5.1 具体优化案例及分析 | 第43-48页 | 
| 5.1.1 由邻区问题表引起的掉话案例 | 第43-44页 | 
| 5.1.2 由基站硬件问题所引起信号覆盖问题 | 第44-47页 | 
| 5.1.3 无强信号覆盖所引起问题 | 第47-48页 | 
| 5.2 优化措施的总结 | 第48-55页 | 
| 5.2.1 CDMA无线网络语音业务优化实践的总结 | 第48-54页 | 
| 5.2.2 数据业务优化的总结 | 第54-55页 | 
| 5.3 网络优化方案总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56页 | 
| 6.2 不足之处及将来的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