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用于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捕集的催化新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50页
    前言第17-18页
    1.1 SSZ-33分子筛的研究进展第18-26页
        1.1.1 SSZ-33分子筛的结构第18-20页
        1.1.2 SSZ-33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第20-21页
        1.1.3 SSZ-33分子筛的改性第21-23页
        1.1.4 SSZ-33分子筛的应用第23-26页
    1.2 FER分子筛的研究进展第26-36页
        1.2.1 FER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第26-27页
        1.2.2 FER分子筛的合成第27-30页
        1.2.3 FER分子筛的应用第30-33页
        1.2.4 FER结构的衍生分子筛第33-36页
    1.3 冷启动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36-39页
        1.3.1 碳氢化合物捕集催化剂应满足的条件第36-37页
        1.3.2 分子筛在碳氢化合物捕集中的应用第37-39页
        1.3.3 碳氢化合物捕集存在的问题第39页
    1.4 本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及研究思路第39-41页
        1.4.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第39-40页
        1.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50-54页
    2.1 主要试剂和原料第50-51页
    2.2 分子筛的合成及导向剂的制备第51-52页
        2.2.1 分子筛的合成第51页
        2.2.2 导向剂的制备第51-52页
    2.3 主要表征手段第52-53页
    2.4 碳氢化合物捕集实验第53-54页
第三章 B-SSZ-33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第54-88页
    3.1 B-SSZ-33分子筛的合成及优化第55-62页
        3.1.1 B-SSZ-33分子筛的制备第55页
        3.1.2 B-SSZ-33分子筛的表征第55-57页
        3.1.3 晶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57-62页
        3.1.4 小结第62页
    3.2 动态体系B-SSZ-33分子筛的合成及优化第62-81页
        3.2.1 动态体系B-SSZ-33分子筛的制备第62-63页
        3.2.2 动态体系合成B-SSZ-33分子筛的物相表征第63-65页
        3.2.3 动态体系晶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5-80页
        3.2.4 小结第80-81页
    3.3 B-SSZ-33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81-84页
        3.3.1 不同Si/B比合成样品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81-83页
        3.3.2 不同Na~+/Si比合成样品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83-84页
        3.3.3 小结第84页
    3.4 本章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第四章 AL-SSZ-33分子筛合成与表征第88-127页
    4.1 后处理合成AL-SSZ-33分子筛第88-102页
        4.1.1 Al-SSZ-33分子筛的后处理制备第89页
        4.1.2 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的Al-SSZ-33分子筛的表征第89-98页
        4.1.3 直接交换法制备Al-SSZ-33的影响因素第98-101页
        4.1.4 小结第101-102页
    4.2 原位合成AL-SSZ-33分子筛第102-119页
        4.2.1 Al-SSZ-33分子筛的原位制备第102-103页
        4.2.2 原位合成Al-SSZ-33分子筛的表征第103-107页
        4.2.3 原位合成Al-SSZ-33分子筛的影响因素第107-112页
        4.2.4 原位合成与后处理合成Al-SSZ-33的物化性能比较第112-116页
        4.2.5 原位合成Al-SSZ-33的晶化机理第116-119页
        4.2.6 小结第119页
    4.3 AL-SSZ-33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19-124页
        4.3.1 后处理合成Al-SSZ-33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20-122页
        4.3.2 原位合成Al-SSZ-33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22-123页
        4.3.3 小结第123-124页
    4.4 本章结论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7页
第五章 FER分子筛的原位固相合成和原位改性第127-143页
    5.1 FER分子筛的原位固相合成第128-132页
        5.1.1 FER分子筛的制备第128页
        5.1.2 FER分子筛的晶化过程第128-131页
        5.1.3 转晶机理探讨第131-132页
        5.1.4 小结第132页
    5.2 FER分子筛的原位改性第132-139页
        5.2.1 不同投料OH~-/Al_2O_3比合成FER分子筛第132-133页
        5.2.2 不同投料OH~-/Al_2O_3比合成样品的结构分析第133-135页
        5.2.3 不同投料OH~-/Al_2O_3比合成样品的物化性能分析第135-137页
        5.2.4 不同投料OH~-/Al_2O_3比合成样品的碳氢捕集性能第137-139页
        5.2.5 小结第139页
    5.3 本章结论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第六章 FER分子筛的后处理改性第143-158页
    6.1 具有FER结构的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第143-147页
        6.1.1 复合分子筛的制备第143-144页
        6.1.2 物相及形貌表征第144-145页
        6.1.3 孔结构表征第145-146页
        6.1.4 降解过程的影响第146-147页
        6.1.5 小结第147页
    6.2 具有FER次级结构单元的介孔分子筛第147-152页
        6.2.1 样品的制备第148页
        6.2.2 样品的表征第148-152页
        6.2.3 小结第152页
    6.3 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52-155页
        6.3.1 具有FER结构的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53-154页
        6.3.2 具有FER次级结构单元的介孔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第154页
        6.3.3 小结第154-155页
    6.4 本章结论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58页
第七章 总结论与设想第158-165页
    7.1 论文主要结论第158-162页
        7.1.1 SSZ-33分子筛的合成与改性第158-160页
        7.1.2 FER分子筛的合成与改性第160-161页
        7.1.3 分子筛的碳氢化合物捕集性能第161-162页
    7.2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62-163页
    7.3 今后工作设想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作者简介第1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第166-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通静脉注射乳剂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研究
下一篇: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断隆的耦合关系及构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