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引言第14-38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36页
        1.2.1 逆境及植物抗逆机理第14-19页
        1.2.2 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3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21-26页
        1.2.4 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第26-29页
        1.2.5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9-34页
        1.2.6 玉米转基因育种实践与展望第34-36页
    1.3 研究内容第36-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58页
    2.1 试验材料第38-39页
        2.1.1 植物材料第38页
        2.1.2 菌株和质粒第38页
        2.1.3 试剂和仪器设备第38-39页
    2.2 试验方法第39-58页
        2.2.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优化第39-40页
        2.2.2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第40-41页
        2.2.3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第41-42页
        2.2.4 玉米丛生芽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第42页
        2.2.5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第42-45页
        2.2.6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第45页
        2.2.7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原位转化研究第45-47页
        2.2.8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BcWRKYⅡ基因遗传转化第47-49页
        2.2.9 转BcWRKYⅡ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第49-53页
        2.2.10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胁迫处理及生理指标检测第53-56页
        2.2.11 产量及相关性状调查第56-57页
        2.2.12 转基因植株耐旱和耐盐性性评价第57-5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8-109页
    3.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第58-65页
        3.1.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第58-62页
        3.1.2 胚性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第62-65页
    3.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第65-70页
        3.2.1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第65-67页
        3.2.2 玉米茎尖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第67-70页
    3.3 BcWRKYⅡ基因对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第70-91页
        3.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第70-76页
        3.3.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离体茎尖的研究第76-81页
        3.3.3 农杆菌介导的BcWRKYⅡ基因原位转化玉米茎尖的研究第81-87页
        3.3.4 花粉管通道法的优化第87-91页
    3.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第91-97页
        3.4.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91-93页
        3.4.2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第93-94页
        3.4.3 PCR-Southern检测第94-95页
        3.4.4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第95-96页
        3.4.5 转基因植株的RT-PCR分析第96-97页
    3.5 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耐盐性分析第97-109页
        3.5.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第97-107页
        3.5.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第107-109页
4 讨论第109-117页
    4.1 玉米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109-110页
        4.1.1 关于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109-110页
        4.1.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第110页
        4.1.3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第110页
    4.2 玉米愈伤及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第110-111页
        4.2.1 玉米愈伤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第111页
        4.2.2 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第111页
    4.3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111-114页
        4.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第112页
        4.3.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研究第112页
        4.3.3 农杆菌介导玉米茎尖原位转化方法第112-113页
        4.3.4 花粉管通道法第113页
        4.3.5 不同转化方法的比较第113-114页
    4.4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性研究第114-116页
        4.4.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第114-115页
        4.4.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第115-116页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16-117页
5 结论第117-119页
    5.1 建立了玉米幼胚和茎尖再生体系第117页
    5.2 明确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第117页
    5.3 优化了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试验条件第117页
    5.4 获得了整合BcWRKYⅡ基因的纯合植株第117-118页
    5.5 外源BcWRKYⅡ基因的转化提高了玉米抗旱和耐盐性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9页
附录第129-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
下一篇:多臂聚乳酸合成及其结晶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