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论文

节理破碎岩体隧道稳定性及锚固效果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概述第12-13页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3-17页
     ·稳定性分析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5-17页
   ·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第17-22页
     ·锚杆荷载传递机理第18-19页
     ·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第19-22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2章 离散单元法及正交试验理论基础第24-42页
   ·离散单元法介绍第24-26页
     ·离散单元法的发展和意义第24页
     ·离散单元法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动态第24-26页
   ·离散元基本理论第26-34页
     ·块体的表示第26-27页
     ·块体的运动方程第27-28页
     ·块体的接触问题第28-30页
     ·离散元加固与支护理论第30-34页
   ·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基础第34-41页
     ·正交原理的发展第34-35页
     ·正交试验的基本步骤第35-37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37-38页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第42-59页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第42-47页
     ·结构面的法向变形性质第42-45页
     ·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性质第45-47页
     ·结构面的强度性质第47页
   ·节理破碎岩体隧道开挖扰动区的分布规律第47-53页
     ·概述第47-48页
     ·节理间距对扰动区的影响第48-53页
   ·节理破碎岩体稳定性正交试验设计第53-57页
     ·试验评价指标第53-54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59-96页
   ·赋存环境因素第59-66页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59-61页
     ·结果分析第61-66页
   ·层状岩体节理面及岩块性质因素分析第66-80页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66-67页
     ·节理面性质因素结果分析第67-72页
     ·岩块性质因素结果分析第72-77页
     ·层状岩体节理面及岩块性质因素综合分析第77-80页
   ·块状及碎裂状岩体节理及岩块性质因素第80-94页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80-81页
     ·节理面性质因素结果分析第81-86页
     ·岩块性质因素结果分析第86-91页
     ·块状及碎裂状岩体节理面及岩块性质因素综合分析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节理破碎岩体锚固效果研究第96-127页
   ·隧道围岩锚杆支护作用机理第96-101页
     ·锚杆的支护方式第96-97页
     ·全长粘结式锚杆的受力机理第97-99页
     ·加锚节理面抗剪性能研究第99-101页
   ·隧道工程概况第101-102页
   ·模型建立第102-105页
     ·模型几何尺寸第102-104页
     ·计算参数第104页
     ·计算原则第104-105页
     ·计算方案第105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05-125页
     ·Ⅳ级层状围岩计算结果分析第105-111页
     ·Ⅳ级块状围岩计算结果分析第111-117页
     ·Ⅴ级碎裂状围岩计算结果分析第117-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与展望第127-130页
 结论第127-129页
 展望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6页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百叶作为建筑表皮的表现力研究
下一篇: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