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9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1.1 关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想渊源 | 第18-19页 |
2.1.2 关于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2.1 关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内涵 | 第20-22页 |
2.2.2 关于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 | 第22-24页 |
2.2.3 关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原因 | 第24页 |
2.2.4 关于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 第24-25页 |
2.3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9页 |
2.3.1 公共服务 | 第25-26页 |
2.3.2 公共文化服务 | 第26-27页 |
2.3.3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 第27页 |
2.3.4 均等化 | 第27-28页 |
2.3.5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基础和成效 | 第29-33页 |
3.1 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 第29-31页 |
3.1.1 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 第29-30页 |
3.1.2 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增强 | 第30页 |
3.1.3 各级政府文化自觉意识明显提高 | 第30-31页 |
3.2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 第31-33页 |
3.2.1 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逐渐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 | 第31页 |
3.2.2 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不断完善 | 第31-32页 |
3.2.3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逐步推进,人民群众广泛受益 | 第32页 |
3.2.4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第32-33页 |
第4章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 第33-45页 |
4.1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区域不均等 | 第33-38页 |
4.1.1 东中西部文化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 第33页 |
4.1.2 东中西部文化设施完善程度存在差距 | 第33-35页 |
4.1.3 东中西部文化人力资源存在差距 | 第35页 |
4.1.4 东中西部文化设施利用效率存在差距 | 第35-36页 |
4.1.5 东中西部文化活动丰富性存在差距 | 第36-38页 |
4.2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不均等 | 第38-40页 |
4.2.1 农村公共文化投入滞后于城市 | 第38页 |
4.2.2 农村较城市文化设施落后 | 第38-39页 |
4.2.3 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 第39-40页 |
4.2.4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过大 | 第40页 |
4.3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群体不均等 | 第40-45页 |
4.3.1 残疾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匮乏 | 第41页 |
4.3.2 少年儿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缺乏 | 第41-42页 |
4.3.3 老年人基本公共文化生活贫乏 | 第42-43页 |
4.3.4 城乡贫困人口无力消费文化 | 第43页 |
4.3.5 农民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被“双边缘化” | 第43-44页 |
4.3.6 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落后 | 第44-45页 |
第5章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5-54页 |
5.1 经济发展因素 | 第45-47页 |
5.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造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 第45页 |
5.1.2 城乡二元经济发展造就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巨大差距 | 第45-46页 |
5.1.3 居民收入差距导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消费能力不均等 | 第46-47页 |
5.2 财政体制因素 | 第47-49页 |
5.2.1 公共文化领域财政支出不足导致均等化基础薄弱 | 第47-48页 |
5.2.2 现行税收体制不完善导致财权与事权纵向失衡 | 第48-49页 |
5.2.3 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未弥补财力横向不均等 | 第49页 |
5.3 政府职能因素 | 第49-51页 |
5.3.1 服务理念的长期缺失导致政府服务职能弱 | 第49-50页 |
5.3.2 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影响政府文化职能的发挥 | 第50-51页 |
5.3.3 地方政府自主性造成公共文化政策执行偏差 | 第51页 |
5.4 公众参与因素 | 第51-54页 |
5.4.1 公民素质不高导致公共文化参与热情不高 | 第51-52页 |
5.4.2 现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未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 第52页 |
5.4.3 市场和社会缺乏参与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第52-54页 |
第6章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4-61页 |
6.1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宏观保障机制建议 | 第54-57页 |
6.1.1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54-55页 |
6.1.2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供物质保障 | 第55页 |
6.1.3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55-56页 |
6.1.4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 | 第56-57页 |
6.2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微观对策建议 | 第57-61页 |
6.2.1 关注文化弱势群体,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 | 第57-58页 |
6.2.2 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人力资源 | 第58页 |
6.2.3 加强公众参与,保证供给效果 | 第58-60页 |
6.2.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品和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