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页 |
二、学术史综述 | 第8-14页 |
第一章 埃德加·爱伦·坡:在“美”与“象征”的天路历程上行进的朝拜者 | 第14-19页 |
第一节 埃德加·爱伦·坡生前其人 | 第14-17页 |
一、童年时期 | 第14-15页 |
二、青少年时期 | 第15页 |
三、成熟期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埃德加·爱伦·坡身后——“他者”眼中建构出的其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艺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9-30页 |
第一节 美学上的理论渊薮:亚里士多德 | 第19-22页 |
一、有机整体观念 | 第20页 |
二、逻辑性思维 | 第20-21页 |
三、理性的光辉 | 第21页 |
四、悲剧性的情感基调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诗学上的理论渊薮:柯勒律治 | 第22-27页 |
一、有关“想象力”的理解 | 第23-24页 |
二、对于理性的重视 | 第24-26页 |
三、对于无限美的追求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哲学上的理论渊薮:康德 | 第27-30页 |
一、西方世界的文化背景 | 第27-28页 |
二、诗人柯勒律治的间接影响 | 第28-29页 |
三、坡自身的阅读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 | 第30-35页 |
第一节 “美”的整体性 | 第31页 |
第二节 “美”的情感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美”的理性 | 第32-34页 |
第四节 “美”的音乐性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埃德加·爱伦·坡的“诗”论 | 第35-41页 |
第一节 诗之“意”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诗之“韵”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诗之“美”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艺美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41-53页 |
第一节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 对诗人自身的创作指引 | 第42-46页 |
一、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指引 | 第42-45页 |
二、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对自身其它文体创作的指引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艺美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 第46-53页 |
一、对西方的影响 | 第46-51页 |
二、对中国的影响 | 第51-53页 |
结语“美”与“象征”的朝圣者——埃德加·爱伦·坡 | 第53-56页 |
附录一 A | 第56-57页 |
附录一 B | 第57-58页 |
附录一 C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