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1 流感的病原学 | 第9-17页 |
1.1 流感病毒概述 | 第9页 |
1.2 A型流感病毒的结构 | 第9-10页 |
1.3 A型流感病毒蛋白的功能 | 第10-12页 |
1.4 流感大流行 | 第12-15页 |
1.5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疫情频繁发生 | 第15-17页 |
2 流感病毒小鼠感染模型和哺乳动物致病性分子基础 | 第17-24页 |
2.1 流感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 第17-19页 |
2.2 聚合酶蛋白 | 第19-20页 |
2.3 血凝素(HA) | 第20-22页 |
2.4 神经氨酸酶(NA) | 第22页 |
2.5 非结构蛋白1(NS1) | 第22-23页 |
2.6 总结与展望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病性分子基础分析 | 第24-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1.1 病毒和感染性克隆 | 第25页 |
1.2 实验动物、鸡胚和细胞 | 第25页 |
1.3 试剂 | 第25-26页 |
1.4 仪器 | 第26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6-45页 |
2.1 重组病毒携带的变异位点情况和病毒滴度 | 第36-37页 |
2.2 小鼠感染重组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第37-38页 |
2.3 重组病毒体外复制动力学 | 第38-40页 |
2.4 重组病毒体内复制动力学 | 第40-42页 |
2.5 重组病毒组织嗜性 | 第42-43页 |
2.6 重组病毒的小鼠半数致死量(MLD_(50)) | 第43-44页 |
2.7 病毒聚合酶活性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的制备及全基因组测序 | 第4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7页 |
1.1 病毒 | 第49页 |
1.2 实验动物和鸡胚 | 第49页 |
1.3 试剂 | 第49-50页 |
1.4 仪器 | 第50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50-57页 |
2 实验结果 | 第57-66页 |
2.1 获得两株H1N2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 | 第57-59页 |
2.2 获得两株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 | 第59-60页 |
2.3 获得两株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 | 第60-61页 |
2.4 获得两株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 | 第61-63页 |
2.5 H1N2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上出现的氨基酸突变 | 第63页 |
2.6 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上出现的氨基酸突变 | 第63-65页 |
2.7 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上出现的氨基酸突变 | 第65页 |
2.8 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上出现的氨基酸突变 | 第65-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禽流感病毒鼠适应株致病性评价 | 第70-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1.1 病毒 | 第70页 |
1.2 实验动物和鸡胚 | 第70页 |
1.3 试剂 | 第70页 |
1.4 仪器 | 第70-71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71页 |
2 实验结果 | 第71-87页 |
2.1 亲本病毒和鼠适应株体外复制动力学 | 第71-75页 |
2.2 亲本病毒和鼠适应株体内复制动力学 | 第75-80页 |
2.3 亲本病毒和鼠适应株组织嗜性 | 第80-85页 |
2.4 亲本病毒和鼠适应株的MLD_(50) | 第85-87页 |
3 讨论 | 第87-88页 |
4 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分子基础研究 | 第90-10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3页 |
1.1 病毒和鼠肺研磨液 | 第90-91页 |
1.2 实验动物和鸡胚 | 第91页 |
1.3 试剂 | 第91页 |
1.4 仪器 | 第91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91-9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93-102页 |
2.1 不同代次鼠肺分离病毒的获得及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93-94页 |
2.2 氨基酸突变对H1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的影响 | 第94-96页 |
2.3 氨基酸突变对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的影响 | 第96-99页 |
2.4 氨基酸突变对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的影响 | 第99-101页 |
2.5 氨基酸突变对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3 讨论 | 第102-104页 |
4 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缩略词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