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传播特性及客流控制措施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线网拥堵研究现状第16页
        1.3.3 城市轨道交通拥堵传播规律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小结第20-22页
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生成及影响分析第22-44页
    2.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概述第22-24页
        2.1.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定义第22页
        2.1.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特点第22-23页
        2.1.3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影响范围第23-24页
    2.2 突发客流总量推算第24-28页
        2.2.1 突发客流总量组成第24页
        2.2.2 日常客流推算第24-27页
        2.2.3 突发客流量推算第27-28页
    2.3 突发客流交通方式划分第28-31页
        2.3.1 交通方式划分非集计logit模型第28-29页
        2.3.2 特征变量的选取第29页
        2.3.3 效用函数第29-31页
        2.3.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担率第31页
    2.4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分配第31-35页
        2.4.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费用函数第31-33页
        2.4.2 路径选择概率第33-35页
    2.5 案例分析第35-43页
        2.5.1 突发客流影响范围确定第35-37页
        2.5.2 突发客流交通方式划分第37-40页
        2.5.3 突发客流量推算第40-43页
    2.6 小结第43-44页
3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传播规律第44-78页
    3.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征分析第44-45页
        3.1.1 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网络定义第44页
        3.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分析第44-45页
    3.2 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及元胞自动机模型第45-49页
        3.2.1 复杂网络动力学传播模型第45-47页
        3.2.2 城市轨道交通SIR模型第47-48页
        3.2.3 元胞自动机CA模型第48-49页
    3.3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传播CA-SIR模型第49-55页
        3.3.1 模型原理第49-50页
        3.3.2 模型构建第50-52页
        3.3.3 演化规则第52-55页
    3.4 北京地铁实际突发客流仿真及分析第55-78页
        3.4.1 数据来源第55页
        3.4.2 北京地铁CA仿真模型建立第55-59页
        3.4.3 数据处理第59-66页
        3.4.4 仿真结果对比及分析第66-69页
        3.4.5 不同度值及初始多站拥堵客流传播影响第69-77页
        3.4.6 小结第77-78页
4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控制措施第78-98页
    4.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限制措施概述第78-83页
        4.1.1 线路层多站协同限流必要性分析第78-81页
        4.1.2 线路层多站协同限流内涵及目标第81页
        4.1.3 线路层多站协同限流常用方法分析第81-83页
    4.2 单线多站协同限流模型构建第83-87页
        4.2.1 模型构建思路第83页
        4.2.2 模型假设第83-84页
        4.2.3 模型约束第84-86页
        4.2.4 模型建立第86-87页
    4.3 线路层多站协同限流实例第87-96页
    4.4 小结第96-98页
5 结论第98-100页
    5.1 论文主要成果第98-99页
    5.2 研究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作者简历第104-10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零散货物快捷运输装卸设备配置及运用优化
下一篇: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